-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
認(rèn)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心得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1
前幾天,我讀完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這本書是講美國南北戰(zhàn)爭剛剛結(jié)束,勞拉一家遷徙西部的故事,他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蓋了一棟屬于他們自己的小木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勞拉救人的那一幕。
有一天,他們的小木屋的煙囪著火了,大火借著風(fēng)勢熊熊燃燒,火舌向無助的房頂舔去,媽媽在旁邊救火,勞拉的`姐姐瑪麗嚇得坐在椅子上。一根燒著的大木條滾到了地上,瑪麗一動也不敢動。勞拉不顧生命危險,沖進(jìn)大火,用全身的力氣,把搖椅拉了出來,幸好,如果他們晚一步,整個家還有家人就都沒了。
我很欽佩勞拉這種關(guān)心家人,愛護(hù)家人的精神,我們也要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父母不一定非得是驚天東地的大事,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會使他們很高興。比如工作勞累一天的家人回到了家,我們可以擺上一雙鞋,把涼的飯菜熱一熱,跟家人說說今天學(xué)校的開心新鮮事,這樣,父母也會忘記一天的疲勞。比如,家里人也有煩心事,你可以耐心聽他(她)訴說,幫他們分析,讓他們快樂起來,再比如家人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可以沏上一杯熱茶,幫家人捶捶背,松松骨,讓家人舒服舒服。如果你有能力的話,也可以幫家人分憂,幫家人打掃房間、做飯、洗碗......
總之,關(guān)心不分大小只要有那份心就行了。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2
我終于找到了“小木屋”。自從我第一次讀它已經(jīng)四年前了!恫菰∧疚荨肥敲绹膬和膶W(xué)作品,是美國經(jīng)典《小木屋》系列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
羅蘭1867年出生于美國中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拓荒者家庭,65歲時才開始寫作,工作了10年,直到75歲,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9部木屋小說。
從一個拓荒者少女到世界著名的文學(xué)作家,羅蘭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和傳奇。這本書只是記錄了羅蘭從兩歲開始和父母一起搬來搬去,到西部蠻荒生活的生活經(jīng)歷。
《小木屋》的故事可以說是她前半生的'自傳。
有了這部百科全書版的《小木屋》,羅蘭成為了美國兒童文學(xué)作家“夢之隊(duì)”的一員。(“夢之隊(duì)”僅三人,另外兩位分別是《戴高帽的貓》作者蘇斯博士和《夏洛的網(wǎng)》作者E.B.懷特)。
“小木屋”是愛的巢。在艱苦拓荒的道路上,它承載著家的希望,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羅蘭和阿曼樂之間含蓄而有意義的愛,以及執(zhí)著的精神。我們總能在“小木屋”里找到簡單、勇氣、堅(jiān)韌和愛。
每當(dāng)我在寂靜的夜晚靜下心來,夢中走進(jìn)草原上的小屋,走進(jìn)羅蘭的世界,我都會被深深地感動。在這樣一個艱苦拓荒的過程中,羅蘭的世界總是充滿了父親的小提琴聲,母親溫柔的微笑。
那聲音和微笑足以給孩子們帶來內(nèi)心的平靜和快樂,讓家庭充滿愛和希望,鼓勵和支持。
每一次,都有一種強(qiáng)烈的沖動。在未來我對著可愛的寶寶,我將給她告訴羅蘭的故事,讓她在愛和希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我也會像羅蘭的媽媽和爸爸,即使在困難,也將是最漂亮,最美麗的笑容給我的寶貝,讓他在每一個夜晚,穿著干凈的睡衣,心滿意足地睡著。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3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不但內(nèi)容豐富,而且讓我感觸很深,在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時,有時會微微地笑,有時會感動地哭,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教育。
《草原上的小木屋》敘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懷德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一個個小故事像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生動感人。
《草原上的小木屋》中還把各個人物寫得非常生動:有樂觀開朗、只向上看,不向下看,折不撓、關(guān)心家人的查爾斯爸爸;教羅蘭和瑪麗怎么做人、勇敢的卡羅琳媽媽;有幽默友好的愛德華先生;有文靜、懂事的姐姐瑪麗;有惹人喜愛的小寶寶琳琳;有忠誠、聽話的狗狗杰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讓我久久沉浸在故事里感受這堅(jiān)強(qiáng)而幸福的'一家人,從他們身上,讓我知道了堅(jiān)持就有希望、有勝利,當(dāng)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應(yīng)該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對,去解決,這樣人就會有進(jìn)步,社會才會發(fā)展。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他們感到無比溫馨。我們這一代的小朋友,有許多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還不知足。
有許多人不知父母辛苦,不知為人父母的艱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勞,賺來的血汗錢,任意浪費(fèi),不節(jié)約用錢,不關(guān)心父母的身體,這樣的小朋友就有必要認(rèn)真閱讀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了。
讀過《草原上的小木屋》就會收獲很多,就能體會“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意境,也會懂得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幸福。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dāng)于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只要懷著一顆珍惜幸福的心就會倍感幸福。敘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懷德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一個個小故事像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生動感人。
讀過《草原上的小木屋》就會收獲很多,就能體會“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意境,也會懂得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幸福。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dāng)于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只要懷著一顆珍惜幸福的心就會倍感幸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4
每一次捧讀《草原上的小木屋》,都會被書中溫馨的故事情節(jié)所打動。羅蘭一家樸素而溫暖的生活感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同時也感動著我。我深深地喜歡書中的女主人羅蘭媽媽。在羅蘭一家艱辛的拓荒過程中,因?yàn)橛辛诉@樣一位堅(jiān)強(qiáng)、獨(dú)立、勇敢、勤勞、智慧、慈愛的母親,使羅蘭一家生活雖艱苦卻溫馨;雖樸素卻浪漫。因?yàn)樗,那座草原上的小木屋永遠(yuǎn)充滿了溫情。羅蘭媽媽非常注意教育孩子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即使在他們一家去往草原路上宿營的時候,羅蘭邊吃飯邊興奮地對迪基鳥兒打招呼,媽媽都會教育她:在餐桌上唱歌是不禮貌的,邊吃飯邊唱歌也一樣。因?yàn)樗l(fā)現(xiàn),這兒并沒有餐桌,但她依然遵守著對孩子的修養(yǎng)的要求。在漫長的遷徙的路程中,在荒無人煙在草原上,羅蘭媽媽總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整潔有序。書中這段文字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從篷車?yán)锬贸鲅b著肥皂液的.木杯。她把裙子下擺挽起來,把袖子卷高,然后跪到草地上的木桶邊。她先洗床單。再洗外衣和襯衣。隨后在太陽底下曬干。媽正在折疊曬干的衣服,小襯褲、小襯裙洗得比雪還要白,被太陽曬得暖暖的,散發(fā)著青草的氣息。”羅蘭媽媽用她那勤勞的雙手把他們一家的生活裝飾得溫馨浪漫。
在冬季來臨的時候,羅蘭媽媽更加繁忙,做出各種應(yīng)對漫長嚴(yán)寒的冬季的食物。她就地取材,做出黃油、奶酪、臘肉、果醬等等,她盡自己所能,讓一家人的餐桌豐富起來。在爸駕車去獨(dú)立鎮(zhèn)的日子,媽要擔(dān)當(dāng)起來保護(hù)自己的孩子、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的重任。漫長的黑夜里既要防備狼群的突襲,又要注意印第安人的侵犯,還要為獨(dú)自一人在路上奔波的查爾期擔(dān)心。她的沉著、勇敢、果斷讓孩子們即使在父親這個保護(hù)神沒在身邊的時候,也依然能在夜里安然入睡,這真是一個勇敢、充滿智慧的媽媽。爸為小木屋砌了一個壁爐之后,媽把她從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帶來的一座小小的牧羊女瓷塑像放在壁爐臺正中,那座瓷像跟著羅蘭一家走了那么遠(yuǎn)的路程,依然被媽呵護(hù)地完好如初。這個塑像也代表著一定人對幸福生活追求的信念。當(dāng)它重新在羅蘭家新的小木屋里安下來的時候,這個小木屋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家了。
在艱苦的拓荒生活中,羅蘭媽媽從未因生活的艱辛而怨天尤人。相反,她始終秉承著一顆感恩的心,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感到富足、滿意。當(dāng)爸在蓋小木屋時,一根又長又粗的圓木砸傷了羅蘭媽媽,媽媽還故做輕松地安慰爸說:“沒事,扭傷好得很快!碑(dāng)小木屋終于蓋好的時候,媽打量著小木屋說:“能住在里面我挺滿意啦!碑(dāng)爸爸不怕辛勞砌起小木屋的煙囪時,媽真誠地對爸說:“你干得真棒,一個人把煙囪砌得那么高!
讀完《草原上小木屋》,羅蘭媽媽的形象永遠(yuǎn)定格在我腦海,連同那溫暖的小木屋,還有羅蘭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畫面。還記得曾經(jīng)讀過那么一段話:即使生活再貧困,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生活得像一個女王,這完全取決于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筆記06-06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筆記15篇02-17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02-23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2-09
有關(guān)《草原上的小木屋》的讀書筆記300字(精選3篇)06-15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4-21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