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朋友在线观看,美国毛片免费看,337p日本在线,亚洲女人日B

美術教案

時間:2024-09-25 12:16:0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匯總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匯總7篇

美術教案 篇1

  1、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探索有關浮力的知識,并能根據(jù)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應會:結合繪畫、粘貼、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學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實現(xiàn)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想。

  2、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將藝術創(chuàng)造與科學研究完美結合的意識,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探究簡單的浮力知識,并結合身邊廢舊物品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在制作漂浮物時,創(chuàng)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細。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

  游戲l:

  發(fā)給學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戲要求:你能想到幾種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來的方法?

  游戲2:

  搶答——如果給你一把吸管,讓它們漂浮在水面上.設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饋

  吸管為什么可以漂浮?

  鐵很重,為什么輪船卻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學家最早發(fā)現(xiàn)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關于浮力的小故事嗎?

  四、合作探究

  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材料:鐵、紙、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筆等。)

  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書中同學作品給了你哪些啟發(fā)?

  試一試:運用折、剪、卷、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邊的材料組織什么樣的漂浮物的造型?

  講一講:你能設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裝飾嗎?

  五、探索實踐

  提出作業(yè)要求:

  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能浮在水面上的新穎美觀的玩具。

  六、展示評價

  利用水盆、魚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穎有趣的展評環(huán)境。

  七、課后拓展

  欣賞不同功能造型的輪船、游船、軍用及民用潛艇等。

  板書設計

  折、剪、卷、組合……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2.進行油畫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練習,初步了解紙版畫。

  3.用撕紙拼貼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畫的美。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撕紙組合拼貼人像,用油畫棒磨印,用油彩拓印等,都是新的學習內(nèi)容。初次學習磨印、拓印,要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技法,如怎樣制作印模,怎樣去磨印、拓印,怎樣涂油畫棒才涂得勻等等,這些得靠學生自己去探索與嘗試,同時借助教師的直觀演示。為了方便學生掌握技法,教材提供了磨印和拓印的具體步驟圖示。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對印技法有助于拓印技法的學習,因為兩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對折印制的。用油畫棒磨印,則要用力均勻,忽輕忽重容易把紙磨破。

  小孩的頭像和人像,學生是最熟悉不過的,平時經(jīng)常描繪?墒且眉埶嘿N,要求撕出小孩臉部的特有造型和較生動的人像姿態(tài),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本課教學可以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小孩頭像的磨印,第二課時完成人像的.拓印。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難點:解決撕紙人像的拼貼次序問題。

  三、教學設計

  ●方案一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油畫棒、夾子等

 。ń處煟┱n件、撕紙拼貼小孩頭像范作兩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畫棒、訂書機等

  教學過程

  1.課前探究。

  課前讓學生收集硬幣、紀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實物,并試著拓印。

  2.欣賞范作,激發(fā)興趣。

  (1)課件展示拓印畫。提問:你畫過這樣的畫嗎?它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

 。2)展示撕紙粘貼的范作,觀察比較。

  3.直觀展示磨印過程。

 。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

 。2)課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設計制作過程——撕紙拼貼一個小男孩頭像(從整體到局部):①設計好圖像;②撕出臉形;③撕出發(fā)型,可貼出層次;④撕出五官,可以貼出層次;⑤可以擺好再貼,也可以邊撕邊貼,要注意貼的次序。

  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敗的關鍵。一般的方法是根據(jù)原稿設計的要求,逐層加厚,呈現(xiàn)出凹凸不平的立體感。

 。3)課件展示磨印過程。

  在撕貼好的頭像作品上蓋上一層薄紙,用夾子夾好,用手指輕輕地撳壓,待紙面出現(xiàn)凹凸時,再用油畫棒輕輕地均勻擺涂。要有順序,輕重均勻一致,直到頭像完全顯現(xiàn)。

  幾種不同方法的磨印處理:①單色磨印。②多色磨印:按畫面設計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③在紙面上先平涂一種較淡的顏色,再磨印。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噴色。

  4.欣賞與實踐。

 。1)欣賞優(yōu)秀學生作品,引導學生辨析頭像臉形、發(fā)型、五官、表情的處理。

  (2)作業(yè)要求:撕紙拼貼自己喜愛的小孩頭像并拓印畫面。

  5.展評作業(yè)。

  讓學生展示并評價自己的作品。

  6.課后延伸。

 。1)課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畫等場景,讓學生感受磨印的悠久歷史。

 。2)鼓勵學生課后繼續(xù)探尋磨印還可以應用于哪些方面。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水粉顏料、水粉筆、油畫棒、夾子等工具材料

 。ń處煟┱n件、范作兩幅、拓印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展評激趣。

  展示上節(jié)課學生磨印的優(yōu)秀作業(yè),作簡單的講評與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欣賞范作。

  (1)課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別用拓印與磨印印制出來的作品。提問:它們有什么異同?(印模相同,印法不同。)

 。2)引出課題——繼續(xù)學習拓印。

  (3)課件展示拓印過程。

  在撕貼好的頭像作品上蓋上一層紙,用夾子夾好或訂書機訂好。調好顏料,掀開覆蓋在印模上的紙;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顏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顏料干透無法拓;重新覆上紙,用手壓印或用磨子印。重復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幾種不同方法的拓印處理:①單色拓。河脻L筒涂色較簡便。②多色拓。喊串嬅嬖O計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拓印。③拓印后再在上面噴色。

  4.賞析實踐。

 。1)欣賞優(yōu)秀學生作品,從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

  (2)作業(yè)要求:個人或小組合作,撕紙拼貼自己喜愛的人像并拓印畫面。

 。3)教師巡視中主要察看撕貼次序與涂色、壓印是否均勻。

  5.展評延伸。

 。1)讓學生個人或小組展示作品,作自我評價。尋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對拓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顏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顯;紙張移動造成錯位。

 。2)鼓勵學生課后繼續(xù)進行拓印創(chuàng)作。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一:美術活動《彩色的汽車》(繪畫)

  活動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彩色筆

  在一定的空間內(nèi)涂色。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蠟筆涂色。

  3、樂意使用各種不同的顏色涂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彩色筆或蠟筆。

  活動過程:

  1、遷移使用蠟筆的經(jīng)驗。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書上有什么?汽車是什么顏色的'?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這輛汽車變得比較漂亮呢?教師:“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車變漂亮。我也有一個方法,就是用不同顏色的蠟筆給汽車穿上漂亮的衣服!

  2、談話:我喜歡的汽車。

  教師:呀,小汽車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誰來幫幫它呢?

  教師分別出示紅、橙、黃、綠四種顏色的彩筆,模仿彩色筆的口吻,說:我來,我來,我來了—我想給小汽車穿上紅衣服。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想給汽車穿上什么顏色衣服呢?

  鼓勵幼兒模仿彩色筆的口吻,大膽說說自己的意愿。

  3、幼兒操作活動。

 。1)教師提出涂色要求:

  要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涂色過程中要經(jīng)常更換自己手中的蠟筆,讓自己的顏色更加漂亮。注意盡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是否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細心地給汽車涂色。

  4、音樂游戲:開汽車。

  大家一個跟著一個排成一隊長汽車,聽著音樂邊歌唱邊向教室外開去。活動開始的環(huán)節(jié)改為了欣賞車展覽,從而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chǎn)生追求美與表現(xiàn)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chuàng)造。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第11課 神奇的瓦楞紙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第10 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機理效果進行創(chuàng)作,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對瓦楞紙剪、撕、切等操作,引導學生們在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力,而且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實踐力、表現(xiàn)力也都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本課以常見的包裝盒之類的瓦楞紙為主要載體,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從廢舊物品中拓展思維、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學目標:

  通過對瓦楞紙的觀察,是學生們感受肌理,加深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力。以瓦楞紙的剪、撕、切、貼等方法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繪畫,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對比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能力,是學生能夠大膽地想象與表現(xiàn)。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瓦楞紙的觀察,利用它的多層凹凸面進行創(chuàng)作。

  難點:巧妙地利用紋理的粗細確定粘貼的餓方向。

  四、教學準備:

  師:范作、粗細不同的瓦楞紙盒、膠水、美工刀、剪刀等。

  生:各種瓦楞紙盒、剪刀、膠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廢舊材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組織教學。

  1.紙張比較(宣紙、卡紙、餐巾紙、瓦楞紙等)。

  1)直觀對比;

  2)感覺、觸摸對比(重點感覺瓦楞紙)。

  2.研究表述。

  1)講述各類紙張對比結果。

  2)瓦楞紙的特點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貼等。

  3.欣賞范作。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范畫的表現(xiàn)方式及形式美感。

  4.嘗試制作。

  試著用撕、剪、貼等方法做一幅簡單的畫。

  第二課時

  分小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評、互評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

  2.欣賞范例(受機廣告畫、立體模型等)。

  通過欣賞,拓展思維。

  3.分小組構思創(chuàng)作草圖。

  要求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4.動手創(chuàng)作。

  1)表現(xiàn)內(nèi)容要豐富,多樣;

  2)用彎、折、卷等方法更增強立體感;

  3)粘貼形式根據(jù)紋理色彩。靈活地粘貼。

  5.共享活動。

  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5

  第1課 色彩的冷與暖

  總課時數(shù):1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會讓人產(chǎn)生冷暖的聯(lián)想。本課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并激發(fā)學生在色彩創(chuàng)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創(chuàng)造不同的畫面效果。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3、激發(fā)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知道冷、暖色調各有哪些顏色。

  教學準備:

  投影儀、名家作品、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色彩給人的聯(lián)想”

 、 紅、黃、橙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火焰、太陽火熱熱、溫暖的景色、物體)

  ② 藍、綠、紫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霧等 ;寧靜、寒冷的場面)

 、 小結: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lián)想。

  2、欣賞名家作品,了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現(xiàn)的豐富畫以及表達心中不同的內(nèi)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線條及色塊表現(xiàn)畫面,表達內(nèi)心的豐富情感。

  二、創(chuàng)作階段:

 、 提出作畫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現(xiàn)畫面。

  B、畫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趯W生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評價。

  5、教師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

  教學后記:

  學生在三年級時對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節(jié)課的難點較快突破。在作畫時畫面表現(xiàn)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比較明確。有關色彩的冷暖不是絕對的,我們要置于一個大的環(huán)境中來進行對比和分析。

  第2課線條的動與靜

  總課時數(shù):2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線條的平直與彎曲,會使人產(chǎn)生動或靜的感覺。平行的線條,會使人聯(lián)想到平直的地平線,有靜止的感覺,而彎曲的線條,會使人聯(lián)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動的感覺。充分運用線條的各種造型,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而且對美化畫面和深化主題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中的線條,并能巧妙地利用它們?nèi)ニ茉煨蜗,從而賦予作品鮮明的藝術感染力。從教材的例圖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線條能賦予畫面的生動性和悅目性。

  教學目的:

  1、觀察平行和彎曲的線條,使學生認識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chǎn)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

  2、運用線條和色彩進行作畫練習,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教學重點:

  感受線條的動與靜。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流動和靜止的感覺。

  教具準備:

  課件、作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復習以前學過的《點、線、面》中的線條的種類。

  師小結:板書——線條有粗、細、曲、直。

  2、請同學說一說線條給人的感受,引出課題(板書)——線條的動與靜。

  三、講授新課:

  1、欣賞課件(流動的河流、靜止的公路、地平線等),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樣線條,給人什么感覺?

  師小結:流動的河流展現(xiàn)的是曲線,有動感,而公路和地平線是靜止的直線。

  2、請同學回憶大自然中還有那些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線條,它們各是什么樣子。

  師小結:平直與彎曲的線條會使人產(chǎn)生動與靜的感覺。

  以直觀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線條的曲直與動態(tài)的關系。

  3、請學生欣賞課本范例,進一步感受線條的動與靜。

  想一想,線條在繪畫中的作用。

  4、教師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色彩的冷暖》講解線條與色彩在不同畫面中的運用。

 。1)暖色和曲、直線的配合,產(chǎn)生的視覺反映。

  暖+直=溫暖、平和

  暖+曲=熱烈、歡快

  (2)冷色和曲、直線配合

  冷+曲=寧靜、幽遠(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單調、呆板

  通過欣賞范圖、教師講解,讓學生了解該如何更好的應用線條。

  四、作業(yè)布置: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并上色。

  五、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倡導學生在作業(yè)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畫法給予表揚,及時鼓勵好的作業(yè)。

  六、作業(yè)展評:

  1、個人分析畫的內(nèi)容,畫面好在哪里?

  2、同學互評,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幅作業(yè),說一說它的優(yōu)點?

  3、教師簡評。

  七、拓展

  教師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請學生欣賞。

  八、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九、教學反思:

  有一種材料叫“毛根”性質柔軟,利用它在課堂上講解示范線條的曲與直非常的直觀,所以課堂中選擇一種好的教具至關重要,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3課美術的節(jié)奏

  總課時數(shù):3.4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觀察、體驗美術作品中的節(jié)奏感。

  2、通過繪畫或剪紙等方式表現(xiàn)美術的節(jié)奏感。

  教學重點:

  對美術節(jié)奏的理解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圖形,表現(xiàn)美術的節(jié)奏。

  課前準備:

  教具:課件(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彩紙、剪刀、作品若干。

  學具:彩紙、剪刀、雙面膠、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節(jié)奏

  1、聽——“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2、看——兩幅繪畫作品

  ⑴繪畫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戶、柱子的`有規(guī)律的排列、園林別墅中花草的間隔栽培。

 、贫竭B續(xù)紋樣作品中垂直線、水平線、斜線、曲線的重復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復調和。

  3、通過聽和看同學們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點:都能感受到節(jié)奏。不同點:聽覺的節(jié)奏感較為強烈,繪畫作品的節(jié)奏是一種形式感。)出示課題“美術的節(jié)奏”

  4、生活中有發(fā)現(xiàn)的節(jié)奏嗎?這些節(jié)奏美嗎?為什么美?生……

  5、師根據(jù)學生的思路在黑板上進行簡筆勾畫,表現(xiàn)節(jié)奏的圖形。

  二、節(jié)奏的運用和表現(xiàn)

  1、欣賞課本插圖:《自然界中的節(jié)奏》、《美術作品中的節(jié)奏》小組討論:圖中分別給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歡哪一種的表現(xiàn)形式,為什么?全班討論:生……

  2、師:生活中處處有節(jié)奏,表現(xiàn)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古今中外大師、畫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達自已的情感,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優(yōu)秀的帶有節(jié)奏感的美術作品。

  三、表現(xiàn)節(jié)奏

  作業(yè)要求:

  師生通過投影儀用彩紙、瓶蓋等材進行擺設體驗不同的節(jié)奏感。請同學形容一下不同的節(jié)奏給人的感受。(師寫關鍵詞)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剛才在拼擺中對不同材料表現(xiàn)不同節(jié)奏的感受。

  部指回家搜尋各種材料,下次繼續(xù)用拼擺的方式表現(xiàn)節(jié)奏。

  教學反思:

  用音樂里的拍手來打節(jié)奏的方法來表示節(jié)奏,然后用貼花片或畫花片的方法表現(xiàn)美術的節(jié)奏,將學生從音樂的節(jié)奏中逐漸轉移到美術的節(jié)奏中來。

  第二節(jié):

  一、引導交流階段:

  請同學們出示課前準備的各種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構思。生……(師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啟發(fā),不斷開闊創(chuàng)作思維)

  二、課堂創(chuàng)作階段:

  1、作業(yè)要求: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繪畫工具表現(xiàn)“美術節(jié)奏”。

  2、輔導:針對小組中的問題及時輔導。

  三、作品展示:

  同學們都離開自已的座位欣賞別人的作品。

  通過自評、互評最后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若干幅進行貼粘展示。

  教學反思:

  生活中不僅音樂有節(jié)奏,美術中也有節(jié)奏的存在,教學中用一些生活中的食物擺一擺就能形成一種有趣的節(jié)奏。

  第4課變一變

  總課時數(shù):5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產(chǎn)生變形的畫面效果。

  2、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割紙、粘貼組合的技巧。

  3、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學重點:

  學習將圖片,切成長條后排列,產(chǎn)生變形的效果。

  教學難點:

  割紙、粘貼組合技巧的應用。

  教學準備:

  教師:范例,圖片,裁剪后的圖片若干。

  學生:自己的照片,圖片,美工刀、直尺,墊板,膠水,圖畫紙,卡紙、剪刀、鉛筆。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出現(xiàn)范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兩張相同圖片,一張經(jīng)過處理產(chǎn)生變形,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變化的美感;也可通過課件演示,產(chǎn)生變化動感,效果更加理想。

  2、引導學生自學技法點擊:

  利用教科書中的“技法點擊”培養(yǎng)學生自學意識。

  3、請學生介紹操作方法。

  引導指出制作要點、難點。

  板書:

  制作要點——分割:直線 組合:直線等距

  4、提出問題:還有其它的分割、組合的方法嗎?

  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設想邊小結邊出示范例

  對學生的設想,及時的展示,是一種激勵,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將被激發(fā)。

  制作要點:

  分割:直線、曲線……

  組合:直線等距,直線不等距、曲線排列……

  二、發(fā)展階段

  師:怎樣來實現(xiàn)我們的設想呢?

  1、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操作難點和要點,講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由于使用工具刀,為了安全教師必須加強示范。

  分割:先用鉛筆畫出裁剪線。另曲線分割必須先用硬紙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畫線;用尺子對準線,左手壓實,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組合:在底紙上,標出粘貼的位置;將裁剪好的紙條,排列起來達到滿意的效果后,粘貼完成。

  2、作業(yè)要求:

  用自己的照片或其它圖片,切成長條排列粘貼,產(chǎn)生變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組合有新意。

  3、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督促學生安全使用剪刀,鼓勵學生進行有趣的排列。及時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意。

  三、展示評議:

  1、開辟展示小平臺,讓學生互相欣賞,評出最佳造型獎、巧手獎……

  2、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你認為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

  四、課后拓展:

  1、將制作好的作品掛在自己的書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級。

  3、制作小書簽。

  教后反思:

  在演示時我告訴學生,我要給大家減減肥,或增高。先選用了班級里一位較胖的同學的照片,用橫向切割的方法裁掉照片,然后重新組合起來,這位同學照片上的形象就變高了很多,瘦了!為什么呢?

  學生經(jīng)過課堂上的討論環(huán)節(jié)找到了原因,我又接著鼓勵大家給自己的照片增肥。通過嘗試大家發(fā)現(xiàn)了縱向切割可以讓照片中的對象變胖。再讓大家變一變時,同學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切割和組合方法。

  第5課色彩的對比

  總課時數(shù):6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

  從感受色彩對比以及產(chǎn)生美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練習中。

  教學準備:

  教師:計算機教學設備、課件、紙、色筆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出示冷暖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往。

  A、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感受。

  B、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huán)。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xiàn)力,讓學生根據(jù)其概念進行分類,用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習新課

  (1)師出示課件“色相環(huán)、對比色、補色”。

  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里,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課件。學生了解色彩知識,感受。

  (3)欣賞和分析

  A、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繪畫中色彩的運用(進入繪畫色彩的運用版塊)。

  C、談校園的色彩,師引導,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校園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為什么不喜歡?為什么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4、動手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5、學生作品展評

  優(yōu)秀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談對它的感受。

  6、收拾與整理

  教學反思:

  本課是為同學們打下下一課的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而設置的,在學習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是學生要解決的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舊知冷暖色彩游戲中激趣,從視覺感知到理性感悟對比的表現(xiàn)力的過程,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對比色的表現(xiàn)力,本課中師生互動,共學新知。

  第6課快樂的回憶

  總課時數(shù):7.8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 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chuàng)作。

  3. 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準備:

  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讓學生帶著記錄他們快樂回憶的相片,用展示臺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并回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二、發(fā)展階段:

  欣賞版畫作品。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

  紙版畫的表現(xiàn)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么不同的視覺效果。

  技法學習:

 、懦鍪局谱骱喴准埌娈嫷牟牧稀邓芗,

  啟發(fā)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內(nèi)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谱鳂I(yè)設置:

  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材料。

  課后反思:

  吹塑紙這種材料學生很少見到,所以課堂上我讓大家用硬卡紙來代替吹塑紙進行制作,學生更容掌握。

  第二節(jié)

  一、情感升華階段: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

  二、動手操作階段:

  作業(yè)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chuàng)作。

  作業(yè)步驟:

  啟發(fā)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設計。

 。.制版。

 。. 添加背景

 。.剪、刻、品、貼。

  三、學生作業(yè):放輕音樂。

  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業(yè):

  選取優(yōu)秀作業(yè),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yè),表揚最佳搭檔。

  五、教師總結: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課后反思:

  課堂上學生采用了很多的繪畫方式,其實只要知道這些方法就行,因為作業(yè)的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以促使學生更多的開動腦筋,尋找運用更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第7課 登山游戲

  總課時數(shù):9.10

  領域: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xiàn)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學重點:

  用線和形的組合,在紙上畫棋譜。

  教學難點:

  畫面的布局。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好范圖及若干小圖片。

  學生:彩筆及幾幅游戲棋譜。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游戲切入:讓學生通過游戲與觀察,了解游戲棋的玩法和基本組成部分。

  師出示游戲棋:這是什么?(游戲棋)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這種棋類游戲。(依次請數(shù)個學生和老師對手進行游戲)

  2、師生共同討論 , 展示游戲棋的種類。

  師:你還見過哪些游戲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W生展示帶來的棋譜,說說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圖案。)

  3、通過實物棋譜,引導學生觀察游戲棋組成部分。

  提問:一幅游戲棋都會由哪幾部分組成?

  總結:一般包括名稱、路線圖、用于設置障礙和獎勵方法的圖譜、裝飾美化的圖案、游戲方法介紹等等。

  4、學生嘗試,實踐總結

 。1)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線,盡量把紙畫滿。

 。2)選取學生草稿中的范例,針對其中的不足和優(yōu)點進行講評。

  線過于彎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線路。

  線條流暢舒展——棋格順序明顯。

  (3)總結學生的草稿,并示范。

  a) 在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的線。

  b) 根據(jù)彎彎曲曲的畫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準備好的小插圖裝飾成完整的棋譜圖。)

  c) 安排棋子的行進路線圖或序號。

  d) 根據(jù)畫面想象如何進行登山游戲。

  5、再實踐,學生獨立設計一份游戲棋,師巡回指導。

  6、欣賞,并學習評價

  展示學生的草圖,啟發(fā)他們談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設計的游戲方法。

  第二課時

  1、請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戲棋。

  教師引導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合作。

  2、要求小組長安排好分工與合作。

  要選擇一份共同的設計稿,圍繞棋盤的裝飾進行。

  3、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紹玩法與規(guī)則,談談小組成員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想。

  4、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圖譜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的興趣很高,很多的同學聯(lián)想到了迷宮的游戲,我也鼓勵學生把想法畫出來,有很多同學畫出的效果很好,設計新穎,值得鼓勵。

  第8課:校 徽 設計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體驗標志設計的美感。學習設計基礎知識,培養(yǎng)設計的思維方式,在設計與探索中,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逐步形成創(chuàng)造性的構思,樹立以創(chuàng)造意識為重點的設計觀念。

  2、指導學生運用各種瓶蓋、紙、彩泥等材質,通過學生剪一剪、貼一貼、捏一捏,設計出各種帶有學校象征意義的標志,學習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樹立健康的審美觀。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討論我們學校的特色,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學校的標志,反映學校的特色。

  教學難點:如何避免將標志設計得太多、太復雜,引導學生既要正確傳達信息,又要簡練美觀。

  教學準備:

  師:各種厚薄、軟硬的紙、彩泥、剪刀、膠水、雙面膠、羽毛、鈕扣等材料。各類小學標志、建行、農(nóng)行、中行標志。

  生:要求學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種形狀、大小的瓶蓋,小的裝飾物,所需工具:膠水、剪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欣賞分析

  1、揭示標志存在的意義。

  出示三個銀行的標志。

  引導學生欣賞分析總結這三個標志的設計意圖。

  引入中國錢幣文化的介紹。

  2、總結標志設計的特征。

  3、討論特色

  同樣是銀行,標志設計卻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設計班級標志,你們能設計出學校的特色嗎?我們學校有什么特色?

  創(chuàng)作設計:你設計的學校標志,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構成?

  注意標志形式的多樣性,選擇材料的多樣性,

  圖案色彩的運用變化。

  三、巡回指導

  肯定學生好的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對有特別符合班級特色的創(chuàng)作給予及時的表揚,給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

  四、收拾整理

  五、總結激勵

  教學后記:

  第9課 精美的郵票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領域

  造型、表現(xiàn)領域

  課時:2課時

  設計意圖: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和造型、表現(xiàn)領域。新課程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提出: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體,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在設計這節(jié)課過程中,我首先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激勵的方式導入課題,結合謎語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進取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繼而,通過欣賞單幅、雙幅及新中國郵票全集片段,層層遞進使學生沉浸在郵票的藝術海洋之中,不知不覺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進行自評、互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郵票圖案獨特的構圖和色彩,認識郵票這一獨特的美術作品。

  2.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設計、制作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設計一張圖案簡潔、主題突出、色彩鮮艷的精美郵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郵票

  教學準備:

  教具:郵票光盤、郵票課件、范例、創(chuàng)作材料等

  學具: 學具:繪圖紙、卡紙、蠟光紙、油畫棒、彩色水筆、剪刀、刻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謎語導入,趣味引題

  1.師:聽說你們班的同學很聰明,今天我要出個謎語讓你們猜一猜?

 。ǔ鍪菊n件)“猜謎”:薄薄一張紙, 四邊細牙齒,

  兩地朋友要談心,必須請他當差使。

  (生紛紛說:郵票)

  2.揭示主題(課件展示:郵票)

  請學生閱讀語文書上《方寸之間》單元,從中找出郵票的來源及中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間、怎樣誕生的。

  師:過去是“一封家書抵萬金”,居住在兩地的人們通過通信來傳遞信息。一封信寄往國外,當?shù)氐娜藗兛吹叫啪椭朗菑哪膫國家寄來的。為什么?

  生1:因為信封上有郵票。人家會看郵票。

  生2:因為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

  生3:因為郵票上有寫中國郵政。

  生4:因為郵票上有這個國家的名字。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F(xiàn)在通訊發(fā)達,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們還是喜歡郵票,為什么?

  生1:因為郵票很好看。

  生2:因為郵票里有很多知識。

  生3:因為郵票設計得很漂亮。

  生4:郵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幾本郵票。

  生5:因為郵票里面有很多知識。人們叫它“小小百科全書”。

  師:對,郵票有收藏價值又設計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課件展示)“精美的郵票”。

  二.授新課。

  1.觀察、欣賞郵票的特點:

  師:郵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畫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選出代表回答。

  生1:郵票有齒孔。還有多少錢。

  師:那叫面值。

  生2:郵票上有時間。

  生3:那是發(fā)行時間。郵票上還有中國郵政。

  生4:郵票上有漂亮的圖畫,有的郵票的底色與主體顏色形成強烈、的對比,有跳躍的視覺效果。

  師(總結):同學們觀察到郵票上有面值、發(fā)行時間、發(fā)行地區(qū)標記、邊上有整齊的齒孔,它們和中間的圖案一同構成了郵票的基本要素。

  師:郵票的每一個圖案,每一個主題都是畫出來的嗎?請看屏幕

 。úシ拧缎轮袊]票全集》片段)

  生1:郵票的主題很豐富,有軍事、科學、植物、動物。有的是畫的,有的是剪紙。

  生2:郵票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宇宙間的萬物都可以記載在小小的郵票上。

  生3:造型方面,郵票多種多樣,有的寫實,有的變形。

  布置下節(jié)課帶工具材料來設計郵票。

  后記:

  第二節(jié)

  一.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1.提出設計要求,小組討論。

  師:看了這么多的郵票,你們想不想設計一張郵票?自己設計的郵票更有情趣。想設計什么主題的?把郵票的各個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體?畫紙是橫放還是豎放?

  生1:我準備畫一幅環(huán)保圖,提倡保護地球。畫紙豎放。用空心字

  生2:我喜歡卡通,要設計一張卡通郵票。畫紙豎放。用彩色字。

  生3:我喜歡跳繩。要設計一張小朋友跳繩的郵票。畫紙橫放。用空心字。

  生4:我們兩個人合作,設計剪紙郵票。用紅色的卡紙,剪一只馬。

  2.提出作業(yè)要求(課件展示)

  圖案造型生動,形象飽滿,主題突出,色彩鮮艷,富于裝飾性;文字要精心設計,寫藝術字,郵票的各個要素要安排合理

  3.學生設計郵票,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及時指出學生在設計存在的問題,對設計精巧新穎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展示。發(fā)現(xiàn)基本要素安排的有遺漏的及時提醒。

  4。展示評價

  (1) 學生主動將設計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學說說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2) 作者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為什么設計它?有什么改進的地方?

  5.教師總結、拓展:

  今天大家設計的郵票很精美,內(nèi)容很豐富,色彩很鮮艷。今天設計的是長方形的郵票,實際郵票的外形還有其他的,同學們要多加關注,用所學的知識設計更多更美的郵票。

  扎記:

  教學中強調綜合性評價的激勵功能。在評價方式上以自評、同伴評為主,結合老師的評價,使評價進一步民主化,多樣化,充分體現(xiàn)了評價的多元功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突出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設計出精美的、主題豐富的作品。

  教學后記:

  第10課 做年歷

  總課時數(shù):11.12

  課型: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xiàn)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認識年歷的藝術特點,年歷的作用及組成部分。學習設計、繪制年歷。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練習,培養(yǎng)協(xié)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年歷的組成要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及設計制作能力。

  教學難點:

  月份版面的內(nèi)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儀器、各種各樣年歷、1-12月份日期表、四開紙、展板。

  學生:各種繪畫工具、手工制作材料:臘光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交流課前觀察結果,師同時出示相應的資料,請生說出這些年歷的特點。

  明確年歷組成的要素。

  二、發(fā)展階段

  1、請生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來制作年歷,從而引出幾種方法講解,示范。

 。ㄐ问缴、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賞書本范圖,小組討論用什么形式來表現(xiàn)本組月歷。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設計草圖。嘗試運用多種手法表現(xiàn)。

  三、生分小組練習,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要求:

  1、每小組合做一個月份的年歷卡。

  2、手法不拘、構圖合理、新穎,色彩鮮艷。

  綜合練習,培養(yǎng)協(xié)作學習能力。

  四、作業(yè)評價

  把作業(yè)貼于展板,選出較好的作業(yè)并和生一起說說這些作品的優(yōu)點及你們最想學習的地方。

  五、教學小結與延伸

  1、點撥本課教學活動要點。

  2、欣賞更多樣式的年歷,如臺歷、專題年歷,以開拓視野,拓展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后記:

  第二節(jié)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嗎?元旦也叫新年,再過幾天就是20xx年的元旦了,在這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人們心里都有一個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獲,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每到這個時候,家里就會換一本新的年歷。你們見過年歷嗎嗎?想看看嗎?

  二、作品展示,激發(fā)情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歷,請仔看,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隨展示貼在黑板上)

  1、樹葉貼畫,干花貼畫

  這是什么?(小金魚)用什么做的?(樹葉)

  這又是什么?(美麗的小花)

  這些是把樹葉采集回來后,先壓平,陰干,再拼成各種美麗的圖案,貼在卡紙上制成的。

  2、 吹塑紙貼畫

  這是什么呀?(兩只美麗的小孔雀)

  哪這一張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鶴)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紙)

  這些年歷是把吹塑紙剪成各種造型,再拼貼在卡紙上制成的。

  3、線織相框

  這個漂亮的相框是這樣成的,先把圓形的吹塑紙或卡紙剪出齒輪來,把你喜歡的照片貼在中間,再用細毛線沿斜角繞在齒輪上。毛線的色彩可以豐富一些,相框的背面還可以貼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紙畫:(梅花鹿和小松鼠0

  看,這兩個好朋友在說什么呢?大家來猜一猜。(學生發(fā)言0

  這張賀卡是用彩色筆直接在卡片紙上作畫制成。

  5、布貼畫:(蝴蝶、柳樹)

  仔細看看,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這些年歷漂亮嗎?喜歡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張漂亮的年歷呢?其實啊,更漂亮的年歷還在你們自己的手中呢。

  我們剛剛看的這些年歷,它們都是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材料做成的,這些材料其實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積累,這樣做起來才會比較方便。

  三、制作賀卡今天我們先學習在卡紙上直接畫畫做成的年歷,其它的我們以后再慢慢學習。

  1、拿出卡紙,開動腦筋,畫上你最喜歡的圖畫,再寫上日期,給老師、親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們能收到你親手做的年歷,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2、學生活動:畫畫、貼畫

  3、寫上日期和祝福的話語。

  4、小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誰的年歷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歷。

  四、說想法說一說你的年歷想送給誰?為什么要送給他?學生討論:因為我愛他,他關心我,所以我要送給他。向學生滲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最寶貴的,我們要珍惜這份純樸的愛。

  五、小結

  老師、同學和父母關心我們,我們更應該愛他們,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獻給他們,表達我們最美好的祝福。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影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欣賞黑白攝影、歐洲剪影和剪影作品,在比較鑒賞中,了解不同色彩、形態(tài)在藝術表現(xiàn)中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找影子游戲”、“做影子造型”、“畫影子形狀”等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光與影子的關系,了解影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引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2、學生通過欣賞黑白攝影、歐洲剪影和剪影作品,在比較鑒賞中,了解不同色彩、形態(tài)在藝術表現(xiàn)中的作用。

  3、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剪紙制作。

  二、教學準備

  1、教師安排和啟發(fā)學生自己收集關于光和影的生活現(xiàn)象以及藝術表現(xiàn)作品等方面的資料。

  2、彩色紙、剪刀及其其他手工創(chuàng)作的工具。

  三、教學過程:

  1、用幻燈投影機導入新課。手的動作、剪紙、形體動作、身體的動作進行投影,讓學生發(fā)揮想象。

  2、、欣賞黑白攝影作品,對作品中光與影的藝術處理形式和形象,談自己的感覺。

  3、引導學生針對對作品中黑白對比的強烈反差視覺效果發(fā)表看法。

  4、創(chuàng)作: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編故事劇,可用剪影的形式制作劇中的角色形象。

  5、演一演:學生之間以跟隨某一個同學的背(身)后做影子模仿表演的'方式,展開表演活動,以肢體的形態(tài)造型為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并配合音樂作品進行伴奏。

  6、游戲活動

  A、邊唱歌邊做相應的動作,引發(fā)學生對影子的興趣,體驗快樂。玩法:全體學生站成圓圈面向圓心,一、二報數(shù)結對子,一數(shù)在前二數(shù)在后,二數(shù)學一數(shù)的動作,反復進行,然后交換。

  B、游戲開始時,選擇一首熟悉的歌曲邊唱邊做動作。

  7、猜影子:

  A、獲得新經(jīng)驗:能夠設計多種動作構成有趣的影子,并根據(jù)自己的想像猜出影子的造型,共享想像創(chuàng)造的樂趣。

  玩法:3——4個學生一組,猜拳決定出一人為猜影子者,其他學生背隊陽光或燈光。面對墻壁做各種動作,當設計者出口令后,猜影子者猜出墻壁各種影子的造型,并與其中一個做動作的學生交換角色。替換也由猜拳決定,反復進行。

  四、教學建議

  1、采取自評和相互的方法,對自己及同學的剪紙(影)作品進行,并在班里展示這些作品。

  2、對欣賞過的馬帝斯剪紙作品進行圖表式的調查,歸納同學們的意見,引導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美術教案 篇7

  學情

  分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學生可以制作什么樣的板報內(nèi)容,用畫的形式來詮譯如何李水愛水,用藝術化的小報讓更多的人了解水資源的現(xiàn)狀等。

  教材

  分析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力圖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美術實踐能力。教師在指指導學生對水問題進行挖掘的同時要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從美術的角度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本課共兩個版面,分別傳達了不同的意圖,即水與人類的關系,和介紹學生的活動。

  教學目標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課時

  安排一課時

  課題

  5、生命之源——水

  授課時間3.17-3.18

  教學目標

  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

  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

  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到水對人類生活有多么重要,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服務于生活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宣傳欄的裝飾設計方法。

  教學準備

  工藝課用具、彩色紙、課件、對稱形物品工藝課用具、對稱形物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組織教學:課前師生準備好相關資料做好課前準備。

  導入:1、首先讓學生翻開書,根據(jù)自己已有的資料回答書上的問題。(根據(jù)問題的核心展開討論)。

  2、引導學生關心水問題,關心、理解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讓所有學生共同完成一張大宣傳海報。

  5、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你的專欄想用什么美術用具來制作?你認為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怎樣讓你的專欄更美觀?”

  4、(擅長繪畫的同學設計以畫為主的小專欄,擅長寫的同學設計以數(shù)字為主的小專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設計小專欄。

  6、宣傳展示小結:給學生展示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總結經(jīng)驗。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體會勞動后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廣泛的美術興趣。穩(wěn)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學生根據(jù)收上的問題進行討論關注水資源的問題。分小組討論關于設計的關鍵問題。設計大海報,讓學生根據(jù)自已的長處設計小專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本組設計的宣傳海報。學生間相互點評。誰的設計最有新意。誰的專題內(nèi)容更有自己的風解。誰的內(nèi)容豐富,設計得美觀。滲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學生在評價中提高能力。

  板書:課件 生命之源——水本課的重點是在欣賞與水有關的美術作品中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交流他們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更多的愛水、節(jié)水的常識。在學生回答中,我對資料不夠完整的做一定的補充。為了讓學生的公益小專欄做的更漂亮,我課前讓同學打印一些大的美術字。加強專欄整體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11-25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6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8-13

美術教案【精選】08-05

美術的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