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朋友在线观看,美国毛片免费看,337p日本在线,亚洲女人日B

教案:數一數

時間:2024-04-09 16:59:45 教案 我要投稿

教案:數一數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案:數一數,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案:數一數

教案:數一數1

  活動目標:

  1、學習數字兒歌,嘗試正確的使用量詞。

  2、初步學習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味。

  活動準備:

  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PPT圖片,學習正確的使用量詞

  1、觀察講述圖片。

 。1)師:農場里動物多,快來快來數一數。出示兩頭豬PPT圖片后提問:它是誰?

  幼:小豬。

  師:誰來數一數?

  幼:兩只豬。

  師:周老師這里有一個更合適的量詞來說:兩頭豬。我們一起說一說:兩頭豬,兩頭豬。兩頭豬用數字幾來表示?(2)

 。2)師:出示三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來了?

  幼:馬。

  師:幾匹馬?

  幼:三匹馬。

  師:我們一起念一遍:“三匹馬,三匹馬!薄叭ヱR用數字幾來表示?”(3)

 。3)師:出示一頭豬PPT圖片后提問:這是什么?

  幼:一頭豬。

  師:一頭豬用數字幾表示?(1)

 。4)師:出示六只母雞PPT圖片后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了?

  幼:母雞。

  師:有多少?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多少?

  幼:六只雞。

  幼:六頭雞。

  師:有的說六只雞,有的.說六頭雞,周老師說大的動物用“頭”,小的動物用“只”,母雞比較小,所以用“只”!傲浑u”我們一起念一遍。六只雞用數字幾表示?(6)

 。5)師:出示四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又來了?

  幼:四匹馬。

  師:小朋友學會了這個“匹”,真棒!四匹馬用數字(4)來表示。

 。6)師:出示五只雞PPT圖片后提問:又是(雞),幾只?

  幼:六只。

  師:一起告訴我,六只雞用數字幾表示?(6)

 。ㄔu析:通過交錯出示小動物PPT圖片,讓幼兒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并讓幼兒鞏固數字與實物的配對,在語言活動中融入數學知識。)

  2、(出示小動物排隊的課件)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師:農場里的動物可真多啊,今天小動物要來考考你們,請你們按照數量從小到大的順序給這些小動物排隊。誰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念一念。(念兩遍)

  (評析:讓小朋友給小動物排隊,既讓幼兒鞏固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排序,又讓幼兒按照兒歌的順序來組合,為學兒歌作好準備。)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出示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第一遍欣賞兒歌

  師:周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數一數》,想聽嗎?請你們仔細的聽。

  提問: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ㄔu析:第一次讓幼兒欣賞兒歌,初步讓幼兒了解兒歌的內容,并能記住兒歌的名稱。)

  2、(出示兒歌的圖譜)第二遍欣賞兒歌

  師:兒歌中的小動物都在干什么?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請你們再聽一遍。

  師:小豬(小馬、母雞)在干什么?小豬睡覺(小馬走路、母雞生蛋)發(fā)出什么聲音?誰能把這句話完整地念出來!靶∝i睡覺呼嚕!保ㄐ●R走路嗒嗒嗒、母雞生蛋咕咕嗒)用什么動作表示?

 。ㄔu析:第二次讓幼兒欣賞兒歌,欣賞兒歌前便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為后面的提問作好準備。幼兒模仿小動物做動作,能活躍課堂氣氛。)

  三、學念兒歌,會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1、看圖譜帶幼兒完整念兒歌。

  師:我發(fā)現小朋友學得很高興,現在讓我們看著圖譜把兒歌《數一數》完整地念一遍。

  2、幼兒跟隨老師念兒歌,幼兒邊念邊打節(jié)奏。

  師:那你們想把兒歌念得更好聽嗎?我們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念兒歌。(念兩遍)

  3、要求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

  師:除了打節(jié)奏念兒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念兒歌?

  幼:可以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好,現在讓我們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

  4、要求不看圖片,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

  師:這回老師要把圖譜收起來,你們有信心念出來嗎?注意要用好聽的聲音念出來。(幼兒站起來邊念邊做動作。)

 。ㄔu析:讓幼兒以不同的形式來念兒歌,既增強念兒歌的趣味性,又讓幼兒與老師互動起來。)

  活動延伸:

  遷移經驗,引起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的興趣

教案:數一數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內容,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2)借助PPT課件,初步學習運用方位詞。

  (3)體驗兒歌中詼諧的情感、情緒,愉快、積極地參與活動。

  重點難點

  本次的活動的重點是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讀準兒歌中五個小動物的發(fā)音。

  難點在于第二個目標,初步學習運用方位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PPT中背景圖與小動物畫面)

  師:小朋友看一看,這里有哪些動物朋友啊?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幼:小老虎,你好!……)

  (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出了兒歌的主角:5個小動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跟小動物問好,不僅是一種禮貌,也在無形之中讓幼兒練習了虎、鹿、豬、兔、鼠的發(fā)音,為目標一做鋪墊)

  (二)分句播放PPT課件,感知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

  1、師:動物朋友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們去把他們找出來好嗎?老虎會藏在哪里?(幼兒自由猜測)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只老虎到底藏在哪里?(按老虎按鈕鍵,出示背景為山的圖片)原來啊,這只老虎藏在哪里啊?(幼:山上)我們把它叫出來吧:小老虎、小老虎,出來吧。(播放老虎從山里跑出來的動畫)有一句好聽的話也說了這件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聲音“山上一只虎”及文字動畫)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2、在討論第二、三個動物的時候,也用此方法,先猜測動物可能會隱藏的地方,然后教師利用動物按鈕鍵驗證幼兒的猜測是否正確,集體把小動物喊出來,學說兒歌中的短句。

  3、在討論第4個小動物的時候,待幼兒將小動物喊出來后,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哪里一只X”,可以先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最后再個別回答,播放課件,集體學說。

  4、最后一個小動物小老鼠被喊出來后,直接請幼兒一起來用相應句式的話說一說。

  5、整理,引出兒歌最后兩句。(出示相應的動畫)師:一共有幾位朋友來和我們玩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它們是誰呀?這一次,請小朋友用一個字來說說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中心部分,運用了PPT課件,幼兒能夠主動地去猜測動物藏的地方,初步地運用一些方位詞,為目標二服務。另外,生動有趣的動畫、多樣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語言教學變得有生趣了,吸引了幼兒能夠主動地學說兒歌中的短句,更好地促進目標一的達成。兒歌的最后一句“虎、鹿、豬、兔、鼠”這幾個的發(fā)音,是本首兒歌中最難的一句,我提出了“用一個字來說一說”的要求,進行了重點強調與練習)

  (三)完整播放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圖畫里面其實還隱藏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PPT最后一張)

  2、師:現在我們也來說一說這首兒歌吧。

  (幼兒學說兒歌,教師播放課件,運用課件中的動畫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內容)

  3、接龍游戲:

  老師說:山上——幼兒接:一只虎……(利用動物按鈕鍵點擊到相應的動畫中提醒幼兒。那么這里就不僅是幫助幼兒利用游戲進行兒歌的復習鞏固,也充分突出了多媒體課件中按鈕的便捷性)

  (四)游戲“捉迷藏”。

  1、師:剛才動物朋友跟我們玩了捉迷藏的游戲,他們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把自己藏起來?

  2、幼兒自由藏在活動室里的某一個地方。

  3、交流:剛才你藏在哪里?(窗簾后面、桌子下面……)

  (捉迷藏游戲的加入,使得活動動靜結合,保持了幼兒的興趣;另外,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非常重要的,為幼兒提供了運用簡單的方位詞的機會,更好地將本活動的難點處理落到了實處)

教案:數一數3

  設計意圖:

  隨著我園《民間藝術特色教育的行動研究》這一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童謠,這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以它簡潔明快、瑯瑯上口、通俗易學的特點吸引著孩子們。《數一數》是一首富有童趣、節(jié)奏明快的數字童謠,內容淺顯易懂,適合中班幼兒學習。童謠中的數字、可愛的動物及象聲詞,能喚起幼兒的'學習、探索欲望,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學習與仿編童謠,使幼兒在學習使用數量詞的同時感受其語言美,發(fā)展想象力。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數字童謠,初步學習使用數量詞。

  2感受童謠的朗朗上口,嘗試仿編童謠。

  3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添畫來表達自己的聯想。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與童謠相應的背景圖片和相應的數卡。

  2幼兒對常見動物的習性和特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理解學習童謠(一)理解童謠出示背景圖---圖上有桃樹、房子、蟲和豬。

  1、師:春天到了,桃花開了,美麗的桃花樹下會住著誰呢?

  有幾條小蟲?小蟲在干什么?

  2、師:小豬有幾頭?你們看看這些小豬長得怎樣?胖胖的小豬叫肥豬,肥豬睡覺怎么樣?

  3、師:桃花樹下住著小蟲、小豬,還會住著誰呢?

  咖啡色馬有幾匹?添上一匹黃馬,是幾匹馬?馬兒一跑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4、師:"咯咯噠、咯咯噠",是誰在叫呀?有幾只母雞?又來了一只一共有幾只母雞?母雞生蛋了,它是怎么告訴你的?

  5、師:9和10在哪兒呢?誰能很快把它找出來?

  粉紅色的桃花有幾朵?深紅色有幾朵?一共有幾朵?

  師:桃花樹下真熱鬧,小動物們都說:"桃花樹下是我家。"(二)欣賞童謠教師完整朗誦童謠。

  師:童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童謠里數到了哪些數字?

  小結:這首童謠里有1-10十個數字,所以這首童謠又叫數字童謠,它的前面一句是數數動物有多少,后面一句是說說動物的特點、動物的本領。

  (三)學說童謠1、分句學說師:你們喜歡這首童謠嗎?最喜歡童謠里的哪一句?

  2、完整學說1)、看圖學說。

  2)、幼兒有節(jié)奏的說。

  二、嘗試仿編童謠1、師:桃花樹下真熱鬧,還會有誰也想來住呢?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本領?你能不能象童謠里那樣先數一數、再說一說呢?

  2、教師請2-3個幼兒仿編3、小結:除了有-----要來桃花樹下住,肯定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都來呢,請你們數一數,說一說,把它編成一首好聽的童謠去講給弟弟妹妹聽。

  童謠數一數一條蟲,兩條蟲,小蟲喜歡鉆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只雞,八只雞,母雞生蛋咯咯噠。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樹下是我家。

教案:數一數4

  小學階段的第一堂數學課,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喜歡學習數學的情感。教材選擇兒童樂園的一些場景,組成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畫面,吸引學生學習。主要教學活動是觀察場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數出各種物體的個數,并用畫圓點的方式表示各種物體的數量。通過這些活動,初步感受看和數能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是學習數學的方法。同時,在活動中進行初步的常規(guī)教育。

  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綜合性場景圖,里面有許多物體,各種物體的個數都不相同,分別為1~10個。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圖及相應的點子圖。每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是從綜合場景里分離出來的。點子圖表示物體的數量。

 。.組織學生觀察。

  場景圖里的內容很豐富,其中的各種物體及其數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設計和安排的。有些物體數量較少,有些物體數量較多;有些物體比較集中,有些物體比較分散;有些物體容易看到,個別物體有較隱蔽的部分。觀察和交流是這部分內容的主要教學活動。容易興奮但不能持久是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的觀察比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體就不再關注其他物體;在交流的時候不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不善于傾聽同伴的.發(fā)言。因此,要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指指這些物體在哪里。帶領學生經歷從整體到部分從粗略到細致的觀察過程,不但了解圖的內容,而且學習觀察的方法。要組織學生交流,相互傾聽和相互補充,使觀察的效果更好,還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學習常規(guī)。

 。.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

  十幅小圖都是從場景中分離出來的,一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便于計數和表示數量。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尚未進行認數教學,暫時不宜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二是幾個物體畫幾個圓點,圓點與物體的個數相同,滲透對應思想;三是圓點能且只能表示各種物體數量方面的屬性,不表示物體的其他屬性。這種初步的抽象,對后面的認數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圖,物體及圓點都已畫好。可以通過滑梯下為什么畫一個圓點秋千下為什么畫兩個圓點圓點表示什么意思等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圓點的作用。這樣,在飛機、蝴蝶、鳥下面畫表示個數的圓點就不會有困難了。至于根據已經畫出的七個、八個、十個圓點,說出小圖中的物體,只要在情境圖里指一指有關的物體,數一數是這樣的幾個,不要求學生畫這些物體。

教案:數一數5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7以內數的形成、數數。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新年禮物》。

  2,糖果、湯圓、“壓歲錢“7張1元

  三、活動過程:

  1,拜年:

  “過年時,爸爸媽媽帶紅紅去奶奶家拜年?纯茨棠虦蕚淞耸裁磥碛蛹t紅?

  A,數糖果:“奶奶拿出糖果。1粒添上1粒是2粒,---7粒添上1粒是幾粒?”

  B,數湯圓:(方法同上,反復體驗7以內數的形成。)

  C,數壓歲錢:(方法同上,反復體驗7以內數的.形成。)

  2,找禮物:

  “紅紅今天得到了許多新年禮物。每樣禮物的個數是多少?”

  幼兒在幼兒用書中數禮物,并連上相對應的數字,如果不夠還可以請幼兒園添畫

  四、活動結束

教案:數一數6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guī)律。

  3、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糖葫蘆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數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別貼上紅綠圓點或安全圖釘),托盤。

  2、每組安全圖釘、圓點標記、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線筆、記錄紙每人一份。

  4、統(tǒng)計大表格,紅、綠圓點標記若干。

  5、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觀察糖葫蘆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數出玉米的列數。

  1、引導幼兒猜測玉米的列數。

  2、引導幼兒嘗試數玉米的列數。

  3、引導幼兒交流并討論數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導幼兒發(fā)現標記的作用。

  三:統(tǒng)計并發(fā)現玉米列數的規(guī)律。

  1、幼兒自由數紅點玉米和綠點玉米并記錄。

  2、集體交流,統(tǒng)計玉米列數并發(fā)現其規(guī)律。

  活動延伸:

  “通過大表格,我們發(fā)現點子都在雙數的下面。今天,大家數到的玉米列數竟然都是雙數列的,不知道生活中會不會有單數列的玉米呢。下次媽媽買玉米時,你就數一數,看看有沒有單數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目標是“學習多種按群計數的方法”,目標的落腳點是對群數方法的學習,群數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2個2個數、5個5個數為切入點,幫助孩子理解群數的方法,從而拓展到其他的群數方法。為幼兒營造出輕松、娛樂的學習情境。讓幼兒在不斷的動手操作與討論中自己掌握知識,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學能力。先讓幼兒聽故事猜測動物數的快的方法,引導出對2個2個數的方法的學習,然后對比發(fā)現5個5個數的方法,最后拓展到其他群數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在最后數錢幣的環(huán)節(jié)中檢驗孩子學習的效果,一步步分層練習,鞏固對群數方法的學習。

  在引導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我力圖打破以往的幼兒數學學習以看和聽為主,而操作大多是為了驗證老師傳授的知識;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面對真實,與真實接觸,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接觸到數學知識。在幼兒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力圖讓幼兒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并且親自實踐,發(fā)現數學和學習數學;顒又杏變旱姆e極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復體驗了群數的樂趣和意義。讓孩子反復進行操作探索,發(fā)現群數的規(guī)律,掌握群數的方法,并運用于實踐操作中。教師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幼兒進行提升。

  不過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孩子的關注還是不夠全面,有忽視個別幼兒發(fā)展的現象,需要我引起重視,加以改進。有的孩子偶爾出現注意力分散情況,還是教師的引導不到位引起的,值得再三推敲。

教案:數一數7

  主要涉及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理解、學習數字童謠,嘗試正確使用數量詞。

  2.在感受、理解童謠句式特點的基礎上學習創(chuàng)編童謠。

  活動準備:

  童謠圖片五張(如圖所示)。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理解童謠內容。

  (1)觀察、講述圖片。(教師在幼兒觀察講述時,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數量詞。)

  (2)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2.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童謠。

  (1)嘗試在教師的提示下根據圖片學念童謠。

  (2)幼兒自主根據圖片的`提示念童謠。

  3.遷移經驗創(chuàng)編童謠。

  (1)討論創(chuàng)編要求。

  ★指導語:先在心里想一想,然后試著像我們剛才念的童謠一樣說出來。

  (2)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童謠。

  資料鏈接:

  數一數

  一條蟲,兩條蟲,小蟲喜歡鉆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只雞,八只雞,母雞生蛋咯咯噠。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樹下是我家。

教案:數一數8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1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會指物數數,結合他們已有的數學經驗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激趣導入,逐層深入,理解新知。

  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邁進小學,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容易疲勞,觀察能力有限。在觀察教材主題圖時,往往只對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觀察興趣。結合這一特點,我用“校園圖”(課件)導入,讓他們先看看圖上都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說說都看到了什么。當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一一說出校園圖里的人和物后,再給出數數的任務。數一數圖中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有幾個看球的小朋友,有幾個單杠……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充分的觀察探究空間。在和諧愉悅的探究氛圍中,通過集體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

  2.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

  課后我布置了口頭作業(yè),回家數數家里的東西,哪些可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讓學生知道數學無處不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1~10數字卡片一套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1~10數字卡片一套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已經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老師會帶領你們一起探索數學王國里的奧秘,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數一數。(板書課題)

  出示教材2~3頁的主題圖(課件出示)。提出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這幅圖畫是什么地方?圖里都有什么?

  (1)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小結: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這座美麗的校園里學習和生活,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同學們要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

  設計意圖:從主題圖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上課伊始便能全身心投入,進入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自主探究數數的方法

  1.數圖中各種事物的數量。

  (1)同學們認真地數一數,圖中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生觀察后匯報)

  教師說明: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可以用數“1”表示。(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2)同學們再仔細地找一找,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1?(一位老師、一個足球……師板書“1”,全班齊讀)

  教師說明:我們在數不同事物的個數時,同一種數量就可以用同一個數表示。

  (3)圖中有幾個看球的小朋友?有幾個單杠?圖中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2?

  (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2”,全班齊讀)

  (4)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小朋友在踢足球?圖中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3?(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3”,全班齊讀)

  (5)誰能說一說用哪個數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向日葵有幾棵?(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4”,全班齊讀)

  (6)誰知道4數完以后該數幾?請同學們用上面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堂活動卡的內容。(出示課堂活動卡)

  集體交流,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要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

  小結:我們要想準確地數出事物的個數,就要一個一個有序地數。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模仿能力強,有序意識弱。學生在觀察主題圖的時候,一般都是盲目地去觀察,在這里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觀察,而是引導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即按從小到大表示相同數量的事物去觀察。在自主數數的活動過程中,放手讓學生依照老師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有順序地數數。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發(fā)現按一定的順序數數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做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1)教師先和一名學生做示范,例如:老師說1,學生就伸出與之相對應的1根手指。

  (2)同桌之間互相游戲,看誰的反應最快。

  (3)選一個小組到前面做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有趣的游戲,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達到了在全班范圍內對新知識進行鞏固的目的。

  ⊙課堂練習,提升反饋

  1.認讀1~10各數。

  (1)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1~10各數。

  (2)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2.數一數、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事物的個數可以用我們所學的1~10各數來表示。(生先觀察,再自由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讀,最后打亂順序讓學生讀,要求一步步提高,目的是讓學生不要受數字順序的影響,而是真正地去認識數字。通過數、找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總結提升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從現在起認真學習數學,與數學交朋友。

  ⊙布置作業(yè),鞏固新知

  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用1~10各數來表示。

教案:數一數9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 ,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觀察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計數的良好思維習慣。

 。矗醪脚囵B(yǎng)學生用較完整的數學語言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担畮椭鷮W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按一定的順序數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教師引入談話:

  小朋友,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學生數數)

  老師很高興。我給大家?guī)砹艘粯佣Y物,你們想看嗎?

  2. 創(chuàng)設數數情境:

  數的兒歌:

  我說一,你說一, 我說二,你說二, 我說三,你說三,

  一張紙頭一支筆, 身上長著許多二, 鮮紅領巾胸前戴,

  學習數學做練習, 二只手來二只腳, 三只角和三條邊,

  就要用到紙和筆。 還有眼睛和耳朵。 小朋友們真喜愛。

  我說四,你說四, 我說五,你說五, 我說六,你說六,

  屋里有張方桌子, 五星紅旗迎風舞, 六一節(jié)日多快樂,

  四只角來四條邊, 國旗上有五顆星, 唱歌跳舞做游戲,

  用它讀書和寫字。 我是一顆小星星。 祖國兒童真幸福。

  我說七,你說七, 我說八,你說八, 我說九,你說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幫老大媽, 老人節(jié)在九月九,

  雙休在家要讀書, 你掃地,我擦窗, 尊重長輩有禮貌,

  還幫媽媽做家務。 樂得大媽笑哈哈。 人人夸我好寶寶。

  我說十,你說十,

  兩只手上有手指,

  十個手指用處大,

  學習雷鋒做好事。

  二、認真觀察,正確數數

  1. 激發(fā)觀察興趣

  我們都是小學生了,F在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將書P2-3畫面整體呈現]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高高興興地到學校來上學了。大家仔細看一看,這里都有些什么呢?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同學互相說說,然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學生每說完一種,教師要視情況進行適當的追問:還有嗎?

  2. 數數量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艛禂盗渴1的事物。

  教師:有幾面紅旗?

  配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一面國旗并加上圈。

  教師:有幾位老師?

 、茢灯渌麛盗康氖挛。

  可仿照⑴進行教學,但教學形式要適當加以變化。

  數到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其數量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看出來的”或“數出來的”。教師可以讓數出來的學生到前面給大家數數看。數完后,可以讓全班同學發(fā)表意見,說說他數得對不對。

  ⑶認讀1—10各數。

  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再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如果讀錯了,可以讓學生數一數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糾正讀錯了的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讓學生說數。

  三、應用操作,建立數感

  1. 數教室里的實物。

  教師:教室里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

  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

  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

  2.認數字卡片。(進一步了解認數情況)

  3.按方位數數。(使學生逐步明確到位,易于今后學習)

  4.開放性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猜想及口頭表達、實踐能力)

  如:老師手里最多拿了幾顆彈子?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進幾小杯水?

  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看、猜、想、說、驗,培養(yǎng)估計的意識,使學生在相互啟發(fā)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易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四、合理小結,適當引申

  教師: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的東西。看誰把數學知識學得更好,用得更好!

教案:數一數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2—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觀察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計數的良好思維習慣。

 。矗醪脚囵B(yǎng)學生用較完整的數學語言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担畮椭鷮W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按一定的順序數數

  教學過程:

  一、自由數數,了解學生的數數基礎。

  教師提出要求:小朋友們,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

  同學互相唱數,請幾位同學數給大家聽。

  二、看圖數數。

  1.看圖講故事,激發(fā)觀察興趣。

  教師:今天是上學的第一天,全國的小朋友們都在這一天到學校上學來了。你們看,我們課本上是一所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這所學校的小朋友們也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畫面上都有什么?

  學生自由觀察,點名發(fā)言。

  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可按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的順序也可按從近到遠的順序觀察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每種東西的數量是多少?

  請個別能干的小朋友先說,要求:說大聲,說清楚,說完整,給全班小朋友做榜樣,再同桌互說。同桌互說時,要求:男同學先說,女同學聽,然后再交換,女同學說,男同學聽,說的同學要說小聲些,讓同桌同學聽清楚但不影響其他同學,同樣要說清楚,說完整,聽的同學要不插嘴,認真聽。

  教師及時巡視,糾錯。

 。玻當祱D中的數量。

  教師在學生隨意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達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1)數數量是1的事物。

  提出問題:圖中有什么東西的數量是1個?

  生:1面紅旗;1棟樓房……

  教師小結提升:紅旗,樓房,老師……他們是不同的'事物,但他們的數量都是1,都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他們的數量。

  板書:1

  (2)數數量2的事物。

  提出問題:圖中有什么東西的數量是2個?

  生:兩個單杠,兩間農舍……

 。3)數數量3的事物。

  學生數出數量是3的事物時,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知道他的數量的?

  強調:當東西的數量較多,用眼睛數不清楚時,要用手點數。

 。4)數其它數量的事物。

  同桌輪流數出4———10數量的事物。

  全班交流匯報。

 。5)學生認讀1———10各數。

  3.數生活中事物的個數。

  三、小結。

  小朋友今天通過有順序的觀察圖,正確的數出了很多事物的數量,放學后,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的數量。

教案:數一數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數學思考:通過數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解決問題:能夠按物計數,正確地說出一類物體中按一定標準分類后的數量;能按一定的次序、方法進行數數。

  4、情感與態(tài)度: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同時把尊敬老師、愛護同學等思想內容滲入其中,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

  彩色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數學樂園!在每天的數學樂園時間里啊,小朋友們將和老師一起去探索數學奧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你知道了它的小秘密后,就能增長自己的本領,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1、我們很多時候都要用到數數,你能從1數到10嗎?誰來試一試?

  2、借助手指數一數:

  (1)伸出一只小手,數一數有幾根手指?

 。2)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兩只小手有幾根手指?

  (3)師生一起一邊伸手一邊數數。

  二、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1、激發(fā)觀察興趣

  出示彩色掛圖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興地來上學了。

  2、數圖中的數

 。1)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些什么?能告訴老師嗎?

 。2)能數出它們的。數量嗎?

 。3)配合學生回答,貼上一面國旗的圖片。

 。4)請全班同學一起說。

 。5)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樣帶上數字說一說圖上有什么?

 。6)說給同桌聽。

  3、交流:誰能把自己的發(fā)現大聲地說給同學聽?

  學生數到10以內相應的數字時,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集合圖片和數字。

  4、圖中數量是1的還有哪些?

  從小到大依次引導學生說出剛才沒有發(fā)現的事物的數量。

  5、認讀1~10各數。

 。1)從小到大讀。

 。2)從大到小讀。

 。3)打亂順序讀。

  6、數身邊的實物

  (1)這個美麗的。校園里有那么多事物的數量都能用數字表示,那么我們的教室里、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1~10這些數來表示?

 。2)學生自己準備。

  (3)當小老師:學生可以拿著自己數好的東西,向大家提問。

  三、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數了這個美麗校園里的紅旗、鮮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里的其他東西,回家后,數數家里的事物。把你的發(fā)現再告訴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

教案:數一數12

  一、活動目標:

  1、在操作過程中,感知,發(fā)現圖形之間的包含關系,能正確數出圖形的數量。

  2、仔細觀察,感受發(fā)現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及其變式。

  三、活動重難點:

  發(fā)現,理解圖形的包含關系,能正確數出圖形的數量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發(fā)現圖形的包含關系。

 。1)先出示一個大三角形,接著出示另外一個大小一樣的大三角形,沿線剪開,變成兩個小三角形。幼兒發(fā)現重疊的

  (2)師把剪好的兩個三角形組合,變成了原來的大三角形,再將兩個小三角形和原來的大三角形重疊,讓幼兒發(fā)現重疊的`這個大三角形里有3個三角形。

 。3)同樣的方法,師出示一個長方形,再在長方形的中間畫一條線,讓幼兒觀察后互相討論。

  2、幼兒操作,進一步感知,發(fā)現圖形的包含關系。

 。1)請幼兒把信封里的圖形拿出來擺一擺,然后說說這個正方形里有幾個正方形。

  (2)師操作幼兒信封里的材料,讓幼兒知道大正方形里有5個正方形。

  3、鞏固練習。

教案:數一數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主要教學第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fā)言,認真傾聽同學發(fā)言等。

  3、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huán)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

  指導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觀察興趣。

  【教學手段】

  根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和自主探索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本2,3兩頁的主題圖)

  1、師:這是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來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誰能告訴大家,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圖上到底有哪些東西。匯報的時候要說清楚,個數是1的是什么,個數是2的是什么,個數是10的是什么?

  3、學生獨立觀察。

  二、充分體驗,自主探索。

  1、生按1、2、3……的順序匯報,師板書1、2、3……

  個數是1的有……紅旗、教學大樓、老師、操場、風向標、氣溫箱、足球

  個數是2的有……雙杠、跳繩、門柱

  個數是3的有……石凳、帽子

  個數是4的有……垃圾箱、國旗護欄問:你是怎么知道有4個垃圾箱的.?

  個數是5的有……高樓、

  個數是6的有……花、大樹、

  個數是7的有……小鳥、

  個數是8的有……小樹

  個數是9的有……女同學

  個數是10的有……男同學

 。ㄔ试S學生說10以上的。)

  2、指板書,這些數你能數一數嗎?

  3、能完整的說有1個什么,2個……同桌互相說一說。

  4、誰上來說給大家聽。(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說對了要拍手。)

  三、討論。

  剛才小朋友們都很能干,現在你能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些什么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等一下來匯報。

  四、匯報。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五、小結:

  這節(jié)課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現在你能說一說,你學會了哪些本領嗎?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xiāng)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六、板書設計。

  數一數

教案:數一數14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2、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

  3、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中的困難。

  三、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學具。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1、講述:小朋友們,暑假里爸爸媽媽都帶你們去哪玩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

  2、出示掛圖,進一步激發(fā)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ǘ┧妓魈骄

  1、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

  2、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3、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引導學生看小圖與之下面的圓點,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4、第七、八、十這三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這個問號是什么意思?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ㄈ┙涣鞴蚕

  1、數數練習

 。1)教室里有幾扇窗?幾扇門?

  (2)教室的第一排坐著幾個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邊數一邊拿,并擺在桌子上,讓同桌同學檢查對不對。

 。4)小結:數數時要一個一個地數,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復多數。

 。5)連一連

  (6)畫一畫

  2、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3、游戲:火車鉆山洞

  講述:剛才小朋友數數數得可真棒,現在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玩。

  游戲方法:我們分小組進行,兩個小朋友手拉手抬起來,圍成山洞,請小組后面的幾位同學當司機,前面報幾,后面接著往下報,如1、2、3,如果說對了,就發(fā)出嗚嗚聲,說錯了,就“咔嚓”暫停,說對了再通過。

  (四)檢測完善

  1、我們既能去動物園,還能玩游戲,開心嗎?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到了哪些本領?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課堂作業(yè)。

教案:數一數15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準備:開學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很多有用的知識。這節(jié)課是數學課,我們要學習數學知識。

  小朋友,你們喜歡數學嗎?為什么呀?

 。ㄖ该麑W生回答)同學們說得都很對!數學知識非常有用,科學家為什么能把火箭、衛(wèi)星送上天空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所以,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數學,我們要好好學習,學好數學,掌握本領,長大了更好地建設祖國。從今天起同學們可以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看誰把數學學得最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數一數(板書課題)

  二、新課

  1、出示彩色掛圖,教學數數。

 。1)質疑,教師:這幅圖畫畫的是什么地方?(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大家一起來看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

 。2)小組學習:先讓學生觀察,在小組內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國旗、一位教師;能用2表示的有:兩個同學向教師敬禮、兩個同學澆花;3個同學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傳欄上有5個大字;花壇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鳥;樓邊有8棵樹;校園里有9個學生;10個人等)。然后讓同桌再互相說。

  2.找一找,數一數:我們也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我們也可以數數在我們校園里,教室里看到的東西。誰能把你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大家?(指名回答)

  3.擴展訓練:

  (1)關于方位的認識:提問學生,某某前面一列有幾個同學?后面一列有幾個同學?左邊一行有幾位同學?右邊一行有幾位同學?告訴你的同桌,你的左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右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學?后面一列有多少個同學?

  (2)動腦動手:

  a、你喜歡畫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畫什么,要畫得和左邊同樣多.

  b、練習2第一、二、三題。

  小結:數學課有趣嗎?你們喜歡上數學課嗎?今天的數學課,同學們表現得很踴躍、很認真。希望同學們以后也能像今天這樣認真的學習數學知識。

  三、課外觀察作業(yè)

 。薄狄粩翟诩依锘蛟谄渌胤娇吹降臇|西,并記錄下來,和同學們交流。

 。、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反思:

  雖說昨天是孩子們上課的第一天,但是因為城瀾小學和饒村小學六年級并入中心,許多工作要到村小去處理,我的數學課被擠掉了,于是,今天才開始上第一堂課。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節(jié)非常簡單的課,大部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會數數了,難不倒他們。的確,大部分孩子都沒什么問題,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因為粗心而導致錯誤。

  為了避免上學年出現的情況:上課時,想盡量拓展孩子的思維,在你還能找到數量是X的物品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耗費了不少時間,結果課堂作業(yè)都沒有時間去完成。課前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緊湊利用這些時間,最后決定如下:

  1、主題圖中的各種數量分別有多少,由學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說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發(fā)現有1面國旗。(這里又發(fā)現一個問題,孩子數倒是沒問題,但是量詞不會用,盡亂用。比如一個國旗、5個房子等都會說,雖然一一糾正了,但是還是擔心,因為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平時在家半土半洋地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話也就這么半土半洋,而且經常有方言的諧音。)

  2、在數生活中的`物品數量時,可以適時點撥。事實上,孩子們還是很會選擇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較好。比如我請孩子們數一數自己小組有幾個女孩,有幾個男孩。當學生匯報完畢后,馬上有孩子(李一凡)補充:老師,我還知道我們班有個女生和個男生。調皮蛋牛世龍馬上補充道:我們教室有22張桌子。我還知道我們教室有22張(應該用把)椅子。又有孩子說道。雖然這和數一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他們用到了數學知識一一對應。課堂上完成相應的任務是我們的職責,但是我們決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應該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而教。

  3、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課堂作業(yè)講解完。實踐下來,目標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時間倉促,畫圖時沒有具體強調,好多小朋友畫的圈一個大,一個小,也沒有一一對應,甚至連自己多畫或少畫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孩子跟不上速度(45個),也出現了本子交了,可是里面的作業(yè)都沒有完成的現象。作業(yè)批改出來后,42人中居然有12人出現了差錯,還是有點意外。雖然都是小錯誤,但是他們還是錯了,其中也有我的原因留給學生做的時間不夠充分。這畢竟是孩子們的第一次作業(yè),好多孩子不是不會做,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做。雖然黑板上板演了,但是個別孩子始終是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雖然連續(xù)二年教一年級,但是一些細節(jié)還是會疏忽。作為一年級的老師,始終需要多一個心眼,無論什么時候。

【教案:數一數】相關文章:

《數一數》教案02-27

數一數教案09-29

數一數大班教案05-09

數一數教案蘇教版03-17

數一數教案新版01-28

《數一數》教案15篇03-05

數一數教案15篇03-21

小班數學數一數教案02-02

一年級上冊《數一數》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