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訊、傳"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指導朗讀的語氣和表情。
4、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心情,增強學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難點】
1、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心情。
2、增強學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出示福娃)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2、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福娃是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設計的吉祥物。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它每4年舉行一次。能舉辦奧運會就顯示了國家強大的實力,因此,很多國家的城市都想申請舉辦奧運會。1993年,我國北京申辦奧運會以2票之差輸給了澳大利亞的悉尼。非?上В〉侵袊嗣駴]有泄氣,北京繼續(xù)申請舉辦2008年的奧運會。在2001年7月13日,申奧城市選舉的那一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著最后的結果。晚上。消息終于傳來:
最后的結果怎么樣?
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伙伴吧!(學生互相說)
3、指名讀。問:為什么這樣讀?
全班齊讀課題
二、自由初讀課文
我們成功了!多么令人自豪和激動。【妥屛覀冞M入11課,在課文生動的語言中感受這種自豪和激動吧!請翻開書自由讀課文,將生字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三、自學交流
1、相信大家都從課文當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就讓我們放飛手中的氣球慶祝這次成功吧。c擊課件:生字氣球)
、胚@些字寶寶你們都認識嗎?請大家看著拼音讀一讀。
(2)去掉拼音你們認識嗎?
(3)觀察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誰來讀一讀。
!D轉---傳蘿---鑼陸---擊
用---擁包---抱目---淚軍---揮
楊---揚
2、字寶寶們都找了朋友組成了詞語,你們還能和這些詞語交上朋友嗎?(點擊課件:出示詞語)
揮舞鑼鼓高呼擊掌擁抱
淚水流淌奧林匹克飄揚
表演一下:擊掌、擁抱
自由讀,指名帶讀。
3、游戲鞏固
(1)找朋友游戲
。2)“最佳搭檔”——一個學生比劃、形容生字,一個學生猜字。
4、字、詞寶寶們要回家了。下面含有這些字詞的句子你能來讀一讀嗎?
人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人們揮舞著國旗,在歡慶的鑼鼓聲中一遍遍高呼。
人們相互擊長掌,相互擁抱,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
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從這些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1、2001年7月13日,是一個舉國關注的日子,那時,同學們剛剛兩、三歲,對那個時刻沒有什么印象,下面,就讓我們在錄象片中,重溫當年激動人心的場面吧!
。úシ配浵螅
2、說說你看后的心情怎樣?請帶上這種心情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
3、聽范讀(自豪、驕傲的語氣)
4、錄音讀的怎么樣?你聽出了什么?
5、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老師要仔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讀得又好,老師就請他到臺上來讀給大家聽。好了,開始練習朗讀吧。
6、指名朗讀學生喜歡的自然段。
7、人們聚在一起歡慶這快樂的時刻。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歡慶的行列?
女同學表演讀第二自然段,男同學表演讀第三自然段。
8、申奧成功了,中國成功了。2008年,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將齊聚中國北京,參加奧運會。你們有信心讓奧林匹克的旗幟在中國北京高高飄揚嗎?
那就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生讀第4自然段)
2、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生齊讀:我們成功了)
五、拓展延伸
“我為2008奧運出力”
說說我們能為2008年奧運會作些什么?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2
學習目標
1.會認讀“質”等10個生字,會寫“冊”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川川對大自然充滿興趣的思想感情。
3.激發(fā)探索自然知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化石和礦石標本。
3.學生課前搜集或老師提供有關地質方面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
1.啟發(fā)談話。
你們聽說過世界上最大而且沒有文字的書嗎?今天學習的一篇課文就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2.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
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揭示課題,說說課題中的“書”為什么要加引號。課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結合理解“勘探隊員”。
朗讀感悟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指導讀通難讀的句子,直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分角色朗讀。
(老師讀敘述的語言,男生讀“叔叔”的話,女生讀“川川”的話。第二次男女生調換角色再讀)
分組讀議
讓學生各自默讀“叔叔”說的話,想一想下面幾個問題:
1.“叔叔”為什么把這塊巖石稱作是“一冊厚厚的書”?
2.為什么巖石上會留下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讀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嗎?除了書上說的,你還知道別的用處嗎?
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思考結果。
匯報交流
1.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學習結果,老師隨機引導學生朗讀有關課文內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詞語。
2.默讀“我知道”,讀后在小組里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第 二 課 時
認讀詞語卡片
地質 勘探隊員 一冊書 厚厚的 巖石
刨根問底 煤炭 寶藏 腳印 波痕
自讀課文,相互交流
1.邊讀邊思考:從“叔叔”說的話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識?(讀后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地質方面的資料、實物。(也可以由老師提供,學生閱讀和傳看)
總結談話
讀課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長大后想干什么嗎?
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復習本課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
2.啟發(fā)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記住字形。(還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早已認識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認識的)
3.邊利用課件演示要求會寫的字的筆順,邊指導書寫。(注意提示筆畫、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寫字,老師隨機指導,組織評議。
拓展閱讀
綠色情報員
植物科學院請小燕子選一批綠色情報員。
一大早,小燕子剛飛出去,就被小桃樹攔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問。
“我能預報農(nóng)時!碧覙鋵π⊙嘧诱f“我一開花,農(nóng)民伯伯就得忙著種谷子!
“好,算你一個!毖嘧诱f。
小燕子飛過一片胡楊樹林,胡楊樹叫住了她。小燕子問:“你有什么本領?”
“我能報告地下水。”胡楊樹說“不信,順著我的身子挖下去,準能找到地下水!
這時,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報名當土壤化驗員!
小燕子有點兒弄不懂,篦子草說:“我們喜歡長在鈣質土壤中!薄班,原來是這樣!毙⊙嘧釉捯魟偮洌沁叺乃{玫瑰又說話了:“我也能做情報員,我的腳下就有銅礦哩!”
“花朵能報礦?”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記下“還有什么花有這種本領?”藍玫瑰花說:“七瓣蓮能報錫礦,蝴蝶花能報鋅礦。”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興極了。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識呀!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3
【學習目標】
1、會認“撒”等9個生字,會寫“勺”等12個字。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張衡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喜好天文,善于觀察和考慮,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fā)同學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件(布滿繁星的夜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繞著北極星轉、摘蘋果)
2、實物投影儀。
3、生字、詞語卡片。
4、作獎勵用的科學家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1、你們知道古時候我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嗎?
2、直觀感知。利用實物投影儀,老師介紹張衡和他發(fā)明的地動儀。
3、當你知道了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時,你想說些什么?
4、出示課題并朗讀。這節(jié)課,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張衡小時侯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板書課題:數(shù)星星的小朋友)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讀、正音。
2、借助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拿出 ,小組自學下列字詞:勺、斗、組、睡、玉、數(shù)、珍珠、鉆研、距離。
4、玩字卡游戲。(老師隨意說字音,同學按老師所讀的順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橋、小組合作,玩字卡組詞接龍游戲)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初讀感悟:
、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 各人畫出自身所喜愛的句子反復朗讀,再讀給小組的伙伴聽,請小組成員評價。
、 朗讀展示。選你最喜愛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假如覺得他讀得準確優(yōu)美,可模仿他的語氣讀一遍。
“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當同學讀到這一句話時,可播放課件,讓同學感受到夜空和星星至多)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讓同學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可播放課件,讓同學只管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狀和北斗七星是怎樣運動的)
“這小朋友以也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讓同學通過讀“一夜”、“幾次”、“果然”等詞語體會張衡是怎樣認真觀察星空的)
2、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拓展活動
同學們,你們想更多的了解張衡嗎?你們想了解更多的科學加嗎?請讀讀課后的“我知道”,還可以到網(wǎng)上查找資料。
五、作業(yè)
課外閱讀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邊的科學常識。以小組為單位,編寫手抄報。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了《數(shù)星星的小朋友》講的市張衡小時候善于觀察、肯動腦筋,長大后刻苦鉆研天文終于成為一名杰出的天文學家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
1、配樂,講故事。
2、口頭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練習題。
二、復習詞語
1、讓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詞卡。
2、摘蘋果游戲。(課檢演示:一個詞卡為一個蘋果,老師點擊蘋果即出示詞語,同學齊讀詞語)
三、指導寫字
1、字形分析、范寫:
、 組、睡、珍珠、鉆研、距:都是左窄右寬的字!罢洹弊杂疫叺淖詈笠黄查L!把小弊钟疫叺牡诙䴔M落在橫中線上!般@”字右邊的口字第一筆豎落在豎中線上。
、 豎:左右結構,左右均等。
、 說:右邊的“垂”字,中間寬,兩頭窄,注意提示筆順。
2、同學先書寫,在臨摹。
3、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寫字展示、評價。
四、拓展活動
1、合作交流。同學把查找的資料在組內交流。
2、各組選派代表展示。
3、班級可開展一次手抄報評比活動。
【教學后記】
讓同學課前去搜集有關張衡的資料,了解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在教學時讓同學抓住張衡的言行來體會他對天文的執(zhí)著追求和熱愛。在教學“垂”字時要注意四橫的長短。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4
第二課時
一、導入(復述故事,引入新課。)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2、誰能把這個故事簡單地給大家講一講。
二、探究新知
討論(讀書討論,比較稱象方法,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1、引導學生讀1—3自然段。思考:曹操聽了大臣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官員們是怎樣說的呢?學生匯報,師適時板書:
2、師引導:那么當他這樣說的時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見呢?曹操呢?曹操聽了為什么直搖頭?誰能邊說邊做動作給大家看。(學著搖了一下頭)這叫直搖頭嗎?誰再做做看?"直搖頭"說是不住地搖頭,表示很不同意。曹操為什么不同意呢?
3、現(xiàn)在請大家試著學官員的口氣讀一讀他們的話。
這里面有三個官員說話了,讀誰愿意來當官員學著官員的口氣讀一讀。指名3個來讀。
師:其他同學想不想也來讀一讀,那么老師提議一、二、三小組分別讀三個官員的話,第四小組的同學讀旁白,同意嗎?(分小組讀)
過渡:七歲的曹沖,聽了官員們的議論,邊聽邊思考,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想出一個好辦法。曹沖又想出什么辦法呢?
演示(演示稱象過程,體會曹沖的聰慧。)
1、引導學生讀4、5自然段,請大家用"__"畫出表示曹沖做法的語句。
2、課文用幾句話來講曹沖的辦法呢?(四句)也就是四個步驟,現(xiàn)在我們把這四步總結出來:
3、師:曹沖的辦法可真好,想不想當一回小曹沖?老師這兒有一些東西,大家請看(師出示教具)請大家前后桌的同學一起來讀他的辦法,合作討論怎樣來演示這個辦法,等一下派代表來演示。
4、師生或生生合作,邊敘述邊利用投影片進行演示,曹沖稱象的全過程,進而體會曹沖的聰慧。(可以多組進行,進行比賽。從語言表達,操作等方面進行評價。)
5、師:現(xiàn)在你們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可能有下列問題,請學生回答,師點撥)
(1)大象上船后,船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為什么沿著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條線、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裝石頭,為什么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4)再讀這一段,說說曹沖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
6、師:我們知道曹沖的辦法是按四個步驟來的。那么有誰能用:
(師板書:先……然后……再把……再……)來說一說
師:誰再來用其它的自己喜歡的詞語來說一說曹沖的辦法?
7、提問:曹操認為曹沖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果然"一詞什么意思?曹沖是怎樣想出這個辦法來的呢?
8、指導朗讀課文,抓住表示稱象順序的.詞語體會用詞的準確。
擴展(引發(fā)思考,拓展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1、引導學生思考課后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稱象呢?(可以啟發(fā)他們從當時的情況和現(xiàn)代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表各自見解,進行互相評價。
三、歸納總結
現(xiàn)在看來,依靠科技無窮的力量,稱象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可是在古時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難了。曹沖才7歲就想出了科學的稱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學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應該像曹沖一樣,要多觀察,多向別人學習,愛動腦筋,祝你們都成為聰明的孩子。
四、當堂練習
選字填空。
在再象相像
、龠@件事過幾天()說吧!
②河邊來了一頭大()。
③你不要()他一樣貪(tān)玩。
、苣悻F(xiàn)()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吧?
⑤朋友之間應該互()幫忙(bāng máng)。
板書設計:
稱象
官員們曹沖
造秤以船代秤
宰象割塊以石代象
趕象(上船),沿水(畫線)象下(裝石),
稱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教學反思: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5
[教材簡析]
《水鄉(xiāng)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第三冊第8 單元中的一篇優(yōu)美的詩歌。詩歌歌頌了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節(jié),字數(shù)相等,勻勻押韻,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第一小節(jié)寫水多,說明水鄉(xiāng)的自然資源豐富;第二小節(jié)寫船多,表現(xiàn)水鄉(xiāng)人民的勤勞;第三小節(jié)寫歌多,說明水鄉(xiāng)人民生活的幸福。詩歌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鮮明形象,秀美的水鄉(xiāng)風光圖。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字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能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的能力。學生喜愛上語文課,樂于踴躍表現(xiàn)自我,展示朗讀能力。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學過接觸過幾篇描寫水鄉(xiāng)的相關課文,對水鄉(xiāng)有關知識了解較多,形成感知。
[設計理念]
1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讀組會式”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使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的目標。
2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 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要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要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8 個生字,識記3 個生字,認識2 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讓學生感受水鄉(xiāng)秀麗的風光和水鄉(xiāng)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輔助手段]
1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展示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風光,水鄉(xiāng)漁民的捕魚情景及福安風光,感受水鄉(xiāng)之美,體驗水鄉(xiāng)勞動人民的快樂,了解家鄉(xiāng)福安的風景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充分發(fā)揮電腦課件在構字方面的優(yōu)勢,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體驗漢字的美。
[ 教學流程]
一、交流資料,復習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21 水鄉(xiāng)歌,老師請大家回家收集有關水鄉(xiāng)的資料,你們帶來了嗎?
生紛紛出示收集的材料。
師:那就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生三五成群,興趣盎然地交流自己帶來的材料,有學過的有關水鄉(xiāng)課文,有描寫江南的古詩,有網(wǎng)上下載的水鄉(xiāng)圖片……
。ㄅ囵B(yǎng)收集能力,構建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煥起在學生意識中儲存的對江南水鄉(xiāng)的認知)
師:小朋友收集的資料真是多種多樣,王老師這兒也有一段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展示江南水鄉(xiāng)風光圖。
師:你覺得江南水鄉(xiāng)怎樣?
生自由說感受。
。ㄕn堂是學生的,就該讓他們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說出來,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地抒發(fā))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過渡:水鄉(xiāng)真美啊!看了水鄉(xiāng)這么美的畫面,你們一定更想讀課文了。
1 、學生自由讀課文,互相正音。
2 、討論:水鄉(xiāng)什么多?
。ò鍟核,船多,歌多)
三、自讀自悟,感受品讀者
1 、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想想都知道了什么。
2 、學生自由說知道了什么。
師:能把你們感受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嗎?
3 、生自由練讀第一小節(jié)。
4 、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以讀代講,通過美讀抒發(fā)情感,把感受到的點滴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
5 、集體讀。
6 、師生合作讀。
師:老師邀請你們一塊讀,我問,你們答,咱們還可以請上表情和動作來幫忙。好嗎?
(語文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要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
四、圖文結合,美讀欣賞。
過渡:水鄉(xiāng)的水多,你們一定會想到水鄉(xiāng)的什么多?(船多)
1 、生自由邊看課文插圖,邊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看看能不能自己讀懂課文。
屏幕出示課文插圖。
師:找找看,你能找到圖上哪些景物就是第二小節(jié)寫到的呢?
2 、生邊看圖邊自由說有的找片片白帆,有的找駁,有的找湖面……
。ɡ弥笇в^察課文的插圖,幫助學生進入詩歌的境界。)
3 、這么美的畫面,該怎么讀第二小節(jié)呢?
。ㄗ寣W生結合畫面,適用已有的生活積累,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4 、生同桌互相練讀。
5 、指名讀。還有誰想讀?(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表達)評選小朗讀能手,獎給小船做紀念。(多次的指讀,給學生展示的機會,激發(fā)學習熱情)
6 、集體讀。
五、聯(lián)動合作,能動內化
1 、拍雙手打節(jié)奏,讀第一小節(jié)。
2 、雙手輕拍桌面,打出節(jié)奏,讀第二小節(jié)。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動一動,演一演,增強趣味,活躍氣氛又完成內化語言的能動自我構建過程)
六、溫故引新,情感共鳴。
過渡:水鄉(xiāng)的水多船多,人們的歌也多。水鄉(xiāng)人民的生活大家了解得不多,王老師特地從網(wǎng)上找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來看看。
課件放映水鄉(xiāng)漁民打漁情景圖片。
1 、你看到了什么?
2 、這情景色以前,我們也在哪篇課文中學過?
生爭先恐后說是識字1 ,夕陽·歸舟·漁歌
(以舊引新,為新知識構建引路搭橋,以此突破學生難理解的疑點)
3 、如果你是這些豐收的漁民,你心情怎樣?
4 、自由練讀第三小節(jié)。
5 、開展“挑戰(zhàn)讀”比賽。
。ㄒ孕〗M為單位開展賽讀,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學生興致高漲,十分投入)
七、歸納方法,充分誦讀
1 、想這首兒歌背下來嗎?怎么背呢?
想象背,看著課文插圖背,還可以用課中操的方法打節(jié)拍背……
。ā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有目的性地教給學生巧用背誦的方法)
2 、生自由練習。
3 、生配樂試背。
。▽W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配上相應的表情動作,根據(jù)自己的獨特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課文,完成了背誦積累的任務。)
八、構建聯(lián)系,練習表達
1 、師:水鄉(xiāng)水多船多,歌多形成了它獨特的美景,其實我們家鄉(xiāng)福安也是美麗的地方,看。
課件展示福安風光。
2 、師:讓我們來當回小詩人,夸一夸家鄉(xiāng)美。
屏幕出示句式:家鄉(xiāng)美
家鄉(xiāng)什么多?
___________________ 。
十_______ ,萬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生自由練習。
。▽W生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培養(yǎng),充分利用文本這個范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4 、朗讀詩:把你作的詩朗誦給大家聽。(評點)。
九、互動識字,指導書寫。
1 、猜字謎學習生字“船”。
2 、課件依次出示船字筆順,生字空。
。ú轮i學生字,化難為易,電腦課件的引領書空,學生印象鮮明,有助于生字的鞏固)
3 、自學識記“咱、湖”兩個生字。
4 、學生描紅。
十、拓展延伸,課后活動
布置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歌頌家鄉(xiāng)的詩歌,下節(jié)課開展詩歌朗誦會。
水多
船多
歌多
附板書: 21 、水鄉(xiāng)歌
專家評點:
恰當?shù)剡\用課件和課文插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體會與感悟江南水鄉(xiāng)之美;同時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6
【教學設想】
初讀課文,提出要求,學生根據(jù)提示要求,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新詞讀音,讀通課文,掃除語言障礙,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1.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生試著讀好課題。
2.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狐貍給誰分奶酪?為什么分奶酪?)
3.師引導:狐貍到底給誰分奶酪?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
1.朗讀課文我能行。
正確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課件出示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練讀第1自然段。
誰能把這一段讀正確呢?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吧!
、賹W生自讀,邊讀第1自然段,邊圈畫出本段的生詞并與課件標畫的對照。
、谕阑プx,檢查自讀情況。
③課件出示加拼音的詞語:“撿到、奶酪、哥兒倆、開始、拌嘴”。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提示“撿、倆”是三拼音節(jié)“始”是翹舌音。
、艹鍪救サ羝匆舻脑~語,采用指名讀、跳讀等不同方式指導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莅焉~融入課文,再讀第1自然段,讀文努力做到不頓讀,不拖音。男女生賽讀,個別讀,讀好本段的同學獎勵一顆星。
(3)練讀第2-9段。
、儆脤W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學生自由讀第2-9段,邊讀邊圈畫出本段的生字詞。
②出示詞語“仔細、瞧了瞧、咬一口、別急、嚷起來、剩下”,誰來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提示“仔”是平舌音“!睘槁N舌音“嚷”是后鼻音。
、鄢鍪救サ羝匆舻脑~語,采用指名讀、跳讀等不同方式指導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馨焉~融入課文,再讀第2-9段,讀文努力做到不頓讀,不拖音。分組賽讀、指名讀。讀得好的.同學再獎勵一顆星。
2.書寫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1)自己讀一讀,指名讀,讀準音。
(2)重點指導“第、急”。
課件出示這兩個字的筆順,教師范寫相機指導:“第”字第七筆是橫折;第
八筆是豎折折鉤;“急”的筆順要注意,第二筆是橫撇,第三筆是橫折。
學生描紅,練寫。(課件出示坐姿圖和握筆姿勢圖。強調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教師巡視指導。寫完后自己對照例字,不滿意的再練寫一個,教師反饋,寫正確,寫整潔。
(3)自己采用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方法練寫其余的字。書寫《習字冊》生字,端正寫字姿勢,做到正確、整潔。
(4)展示學生書寫作品,集體評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確、整潔的就加顆星。)
三、鞏固練習
1.打開新課堂完成讀拼音寫詞語。(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認為寫得滿意加一顆星。教師展評,鼓勵學生寫正確,寫整潔。)
2.教師小結:小組成員數(shù)一數(shù)自己得到的星,加起來最多的小組,被評為學習優(yōu)勝小組。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7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提示課題
同學們還記得黃河嗎?它是我國第二大河。從青海省流出,經(jīng)過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qū),在山東流入渤海。在黃河流過的山西永濟縣有一座著名的高樓,叫鸛雀樓。(板書部分課題:鸛雀樓)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傍晚,詩人王之渙登上這座樓,看到遠處太陽正在慢慢地落下,樓下滔滔的黃河水奔流東去,興奮不已,寫下了一首詩(板書“登”完成課題)《登鸛雀樓》。
齊讀課題。注意讀準“登”字。
這座樓后來被黃河水沖毀,但是這首詩,卻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二、范讀課文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畫出本課要求掌握和要求認識的字,讀準每個字音。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樓
入
窮
目
更
層
登
鸛
雀
依
2.朗讀課文。(指名朗讀,齊讀)
五、了解課文大意,指導朗讀
1.登上鸛雀樓,詩人看到了什么?(指導看圖:遠處,太陽靠近山頭,慢慢地落下去。樓下,黃河水奔騰著,流向大海。
2.讀詩句: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教師示范讀出夕陽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學生反復練讀。
3.眼前的景象吸引著、鼓舞著詩人,他想怎么樣?讀第三、四行。
教師講解:詩人想看到更遠的景物,就對自己說,我應該再上一層樓。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聯(lián)系登高活動,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指名讀: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5.朗讀課文。以不同形式反復練讀。
六、識字、寫字指導
入:與“人”、“八”比較。組詞:入口、出入、進入。
窮:上邊是穴寶蓋兒,寫法與寶蓋不同。
目:比“日”多一橫。
更:第一筆橫較短,是間為扁“日”,第六筆長撇頂在橫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筆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層:外面是“尸字頭,里面是“云”字。
樓:左窄右寬。右邊“米、女”上下各半!懊住弊詈笠还P是捺,“女”第一筆是撇點,最后一筆橫稍長,托起上部,組詞訓練。
七、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八、復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包括要認識的字)。
2.練習背誦。
以個人、小組、全班等形式練習背誦。
3.完成課后練習3。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1個生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父母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母愛,同時懂得關愛父母。
教學重、難點:懂得關愛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詞語。
課前準備:
課件、獎勵評價志、磁帶、二類字小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設計總思路: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文本的同時,體現(xiàn)多樣的識字形式,要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文本有機融合,在反復的讀書體會中,賦予漢字情感,滲透漢字文化,總結識字規(guī)律,教會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舒緩、輕重、抒情的音樂聲中,教師在走動中有感情地涌讀課文。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體現(xiàn)及文本本身的文化價值,為學生營造一種恬靜,親切的氛圍,在這里,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師:聽老師讀完課文,你想說什么,問什么呢?
【設計意圖】這既是一個學生對課文整體把握的過程,又是一個鼓勵學生質疑的過程。在這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暫不作回答,鼓勵學生讀課文時只要用心,就會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板書課題,初步滲透漢字的內涵。
師:(板書課題《媽媽睡了》)注重看老師寫“睡”字,左邊是“目”右邊是“垂”。
三、分層讀課文,在閱讀中識字。
1、初讀課文,自我識字。
師:在你讀課文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鉛筆把生字朋友輕輕地圈起來,再用課前提到那些方法認一認,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沒拼音的查一查,問一問,爭取把課文中的每個字音都讀對,每個句子都讀通。
(教師巡視在學生中,及時了解把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2、練讀長句,認讀生詞。
(點擊課件,出示難讀的句子和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文時,會有結合上下文的意思猜讀生字的現(xiàn)象,教師在這里有意識將生字從一個大的語境過渡到小的語境,逐步增加難度。
師:課文里還有不認識的字嗎?
3、在語境中滲透識字方法。
師:你知道媽媽是怎樣哄自己的寶寶睡覺的嗎?
(學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而談,體會媽媽哄寶寶的溫柔,點擊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師:(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還可以怎么說。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問題:“媽媽為什么在哄我午睡時自己先睡著了?”)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寫,老師不記得了。誰能幫幫我?
師:原來給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筆,就是“乏”了,我們今后可以用這種給熟字加一加的方法來記字。
師:我們能給“乏”字加上一個偏旁,使它變成一個新字嗎?
(在學生加偏旁的同時,請他們做出與這個漢字相應的動作,從而使他們更深切地體會到漢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加一加”的方法,把認識字形與理解字義,生發(fā)情感有機融合。
4、在品讀生情中,理解運用詞語。
師:老師這里有五個“詞語蘋果”,分別是、慈祥、紅潤、均勻、深沉、美麗。
如果請你選一個送給媽媽的話,你會選哪一個?認真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你是這個“詞語蘋果”的原因。
(學生先自讀課文,再與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進入集體討論)
師:老師在寫這個“慈”字的時候,想起了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的縫,意恐還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F(xiàn)在你知道“慈”為什么是心字底了嗎?
師:課文是怎么寫媽媽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媽媽慈祥了!
師:那你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呢?請讀出你的這種感受來。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出示古詩《游子吟》,讓學生感受
“慈祥”一詞的內涵,又通過對“慈”字心字底的理解,賦行了漢字的深厚的人文情感,并通過“讀”傳達出來。
四、游戲:漢字魔術。
教師依次出示一組漢字
第一組:閉、聞、問、閃、間
(教師指讀生字時:“門”字框不變,不更換里面的部件)
教師相機提問:為什么“問”字里面是“口”?“閃”字里面是“人”?“間”字里面是“日”?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相繼出現(xiàn)下面五組漢字)
第二組:潤一評、第三組:熱、熟;第四組:哄、吸,第五組:各、頁、額,第六組:乏、說、眨
(以上每組形聲字出孔時,形旁不變,只換聲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輔以形象直觀的動畫課件,對學生形成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漢字的形體之美,激發(fā)學生學習取得興趣。
四、細讀課文,感情交融
讀完了課文,你覺得媽媽對孩子怎樣?(媽媽很愛孩子)孩子對媽媽怎么樣?(孩子也很愛媽媽),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下面請同學們細讀課文,把課文里反映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句子找出來,畫上記號(可以小組討論)
1、媽媽愛孩子
(1)像我睡著時媽媽看著我一樣
(說明媽媽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就連睡覺都陪在我身邊)
(2)媽媽的嘴巴,眼角都在掛著笑意好像在給我唱催眠的歌謠
媽媽的嘴巴,眼角都掛著笑意,為什么小作者會想像成是在給我唱催眠的歌謠?(肯定是媽媽經(jīng)常給‘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
你的媽媽給你唱過催眠的歌謠嗎?(生:小黃狗)
指導朗讀:誰愿意在讀一下這句話,注意要讀出媽媽那種親切,溫柔的愛(要顯得很親切,很溫暖)
(3)媽媽的嘴巴,眼角都掛著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個故事。
為什么從嘴巴,眼角掛著笑意,想到想好了一個故事。(肯定是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故教育和啟迪)
指導朗讀
(4)她干了好多活兒?干什么了(日夜為我操勞)
小結:你的媽媽也一定很愛你,你能說說嗎?
自由發(fā)言,老師我讀了一首兒歌,我覺得我的媽媽很像兒歌中的媽媽,我想讀給大家聽。
2、孩子愛媽媽
(1)像我睡著時媽媽看著我一樣,我也看著媽媽
說明了孩子已經(jīng)開始懂事,懂得了回報,學會了像媽媽愛護自己一樣關愛媽媽。
(2)她真該好好的睡一覺了
這是一個真心愛媽媽的孩子發(fā)自內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對媽媽深深的愛
指導朗讀:邊讀邊回憶自己的媽媽是多么愛自己,多么辛苦。
五、圖文結合,感情升華
1、下面我們看課文的插圖,你能描述圖上的`情景嗎?(媽媽摟著孩子睡著了,可孩子卻睜著眼睛(充滿愛意)地看著媽媽,一本大開的書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媽媽剛剛給孩子講完一個好聽的故事)。
2、老師也試著給這幅畫的內容,編了一首兒歌,同學們想聽嗎?
母為子千辛萬苦操碎了心
子對母知恩圖報感激不盡
母盼子健康、快樂有出息
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麗
3你能給插圖起個名字嗎?(母子情深,媽媽的懷抱真溫暖,我愛媽媽,媽媽,您辛苦了)
六、課外延伸,表述真情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準備幾張媽媽照片或者畫幾幅關于媽媽的畫,下面誰愿意拿出照片或圖畫,說說自己的媽媽。
2出示小詩:《媽媽,您睡吧》
【設計意圖】出示課件:一首詩《媽媽,您睡吧》配以舒緩音樂,教師有意將本課所學生字放在一首小詩中,檢驗學生對生字掌握情況的同時,也是在回歸本課的主題,那就是親情與愛。
3、小結
是媽媽給了我們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快樂成長,媽媽的愛像綿綿的春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夏天,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雨天,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當我們生病的時候,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水,當我們進步的時候,媽媽的愛是甜甜的吻,閻維文的一首《母親》唱得好,“你躺在病床上每人為你掉眼淚,你高興時有人為你樂開花!毕旅,還是讓我們一起欣賞母親的歌。
七、課下作業(yè)
1、講到這里,你一定有許多心里話要對媽媽說,讓我們發(fā)自肺腑地對媽媽說一句你最想說給媽媽的話。
2、把這些話寫在紙條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媽媽能看到的地方。
板書設計:
真美麗
媽媽睡了好慈祥
好累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旅、蒲”等字。會寫“已、甲”等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注意激發(fā)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把向書本學習和向大自然學習結合起來。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旅、降、察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網(wǎng)站、演示課件或相關的掛圖,生字卡片。
2、學生了解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的知識。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植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嗎?
2、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3、質疑: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課題中的媽媽指誰?
4、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種子成熟的季節(jié),種子寶寶要告別媽媽開始自己的生活,你們想知道植物媽媽是用什么好辦法來送別自己的孩子的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朗讀這首小詩,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弄清楚,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內互相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小組選出代表,匯報小組讀書的收獲。
4、檢查初讀效果:請學生說一說圖中是哪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呢?
三、自主識字
1、自己練讀生字。引導學生可同桌之間接龍讀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指讀。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給生字找朋友,用詞語說話。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一定有好多辦法來記住這些字。咱們比一比,看誰記得多,記得快,并且把你的好辦法告訴同學們,好嗎?
﹙1﹚、游戲“你讀我貼”。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一名同學隨意讀這些生字,另一名同學與他合作,按他讀的順序把卡片貼到黑板上。
﹙2﹚、游戲“讀字猜詞”。
師:這些卡片背后都有一個詞,你們想知道老師寫的是什么詞嗎?大家來猜一猜好嗎?
﹙3﹚、師:剛才我們讀了很多字,又組了詞,你們想不想用它們說幾句話?
四、再讀課文,糾正字音
1、小組合作讀課文,看誰讀得美。
2、選讀。選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練讀,再展示。
3、通讀全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
4、看圖有感情的復述課文,可以加動作。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如、已、娃、紛、好。學生認讀,引導觀察。注意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交流書寫注意的地方。
3、教師示范,指導重點筆畫。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寫成“自己”的“己”等。
4、學生試寫,感悟交流。先描紅,再試寫,并且圈出自己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老師深入學生中間,挑選典型性作業(yè)展示并評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挑蘋果游戲:(將生字卡片做成蘋果形寫上編號)你選擇第幾號蘋果,讀出上面的生字,再組詞造句。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語氣。引導學生評一評老師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不好。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第一小節(jié)
(1)啟發(fā)提問:誰讀懂了“四海為家”這個詞語?學生結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看法。
(2)誰有辦法讓它“離開媽媽,四海為家”?他用了什么辦法?
(3)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風往哪里吹,種子就往哪里飛?
多有意思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男女生合作讀)
。4)說句子,蒲公英準備了( ),靠( )傳播種子。
4、小組合作朗讀第二、三、四節(jié),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位“媽媽”的辦法,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只要合情理,都給予鼓勵。)
5、植物媽媽的辦法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識該怎樣做呢?
。1)齊讀第五小節(jié)。
。2)“那里”指什么?(大自然)“它”指什么?
5、朗讀比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jié),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6、小組合作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課文。
7、學生自由練背。
8、朗誦表演。邊讀邊加上動作。也可讓學生進行想象發(fā)揮,進行小型課本劇表演。(以鼓勵為主,參與為主。)
三、讀讀說說
1、出示課后“讀讀抄抄”中的詞語,引導學生多方式讀詞。
2、擴展仿說詞語。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快來與同學交流。
四、課堂拓展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它們也有自己獨特的傳播種子方法。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把你們課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來吧!
2、同學們懂得的知識可真多,把你知道的畫下來,寫下來好嗎?
板
書
設
計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 降落傘 風(吹)
蒼 耳 帶刺的鎧甲 動物皮毛(帶) 傳播種子
豌 豆 豆 莢 太陽(曬)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0
[教學要求]
一、認識本課生字:
蹦、麥、如、蹚、鼠、淹、啦、嘆、腦筋;指導學生觀察人物說話的動作、神情;會用:連蹦帶跳、難為情地、親切地、吃驚地等描寫人物說話時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二、分角色朗讀和復述課文。
三、教育學生做事要動腦筋,要實地去試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提示課題。自學課文。結合句子教學生字詞。范讀課文。再自學課文、分段。
第二課時:讀講課文一、二兩段、練習。
第三課時:讀講第三段,總結課文學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自學課文(童話是兒童喜歡的體裁,無需解說,直接提示課題,情緒即被激起。)
《小馬過河》是一篇童話,同學們是很喜歡讀的。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
自學要求: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了解故事里有哪幾個角色。
二、結合句子教學生字詞(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同時又可了解故事梗概)出示小黑板:
小馬連蹦(beng)帶跳地馱著麥(mai)子向磨坊(mofang)跪去。
老牛說:“水很淺,剛沒(mo)小腿,能蹚(tang)過去!
松鼠(shu)說:“當然啦(la)!我的伙伴就在這條河里淹死的!”
小馬想,如(ru)果媽媽在身邊,那多好啊!他嘆(tan)了口氣回家了。
老馬說:“哦(o),自己不動腦筋(naojin),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教學“連蹦帶跳”時,增教“蹦蹦跳跳”、“一蹦一跳”、“蹦呀跳呀”、“又是蹦又是跳”。
二、范讀課文。
小馬是怎樣過河的呢?請小朋友聽老師讀課文。
三、再自學課文、分段(通過下列提問,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層次)
1、課文第一小節(jié)說的什么?
2、小馬過河,他到河邊去了幾次才過河?
3、課文中寫小馬第一次過河從哪兒到哪兒?第二次呢?
4、那么課文可分成幾段?
第一段:小馬整天不離開媽媽。
第二段:小馬第一次沒敢過河。
第三段:第二次小馬終于過了河。
四、練習。
1、寫生字詞。
2、給下面的句子加冒號和引號。
小馬對媽媽說我是愿意幫您做事
老馬說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提示注意點:引號成對用,句末標點點在引號里面。
第二課時
一、輕讀第一段。
二、讀講第二段。
1、自學。
提出要求:課文中寫了小馬、老馬、老牛、松鼠的對話,看看他們說了些什么?課文中寫他們的對話時,還寫出了他們說話的動作、神情和語氣。你能把這些詞語找出來嗎?例如“小馬連蹦帶跳地說”“連蹦帶跳”這個詞語就把小馬說話時的動作、高興的樣子寫出來了。自學時你就把這些詞語畫出來。
2、找出提示語,為指導表情朗讀作好準備。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下列板書:
小馬老牛小松鼠老馬
連蹦帶跳地說嗒嗒地跑過去,問道嘆了口氣說難為情地說低下頭說說攔住它大叫認真地說高興地說親切地說
3、選擇幾個重點詞語加以指點,并結合指導朗讀:假如有一天,我們來到小河邊,聽到小馬與老馬,還有老牛、松鼠的對話,說話時,他們的神情、動作以及語調生動極了,這一場對話真有趣。它們一個個怎么說,你能學得起來嗎?(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使扮演角色朗讀課文帶有飽滿的真實的情感,這樣學生的表情朗讀就很容易達到要求,而且對提示語所顯示的形象有了具體的理解。)
、佟斑B蹦帶跳地說”,表示小馬高興。還可以換上什么詞兒?(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蹦呀跳呀,又是蹦又是跳)
老馬也是“高興地說”,老馬、小馬、都很高興。不過,一個像大人,一個像小孩。現(xiàn)在請同座的兩個小朋友分角色讀第二節(jié)中老馬和小馬的對話。
、谛●R來到一條小河邊,他為難了。心里怎么想的?該怎么讀?(輕讀)請誰來扮小馬?
、坌●R問老牛伯伯,后面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表示疑問的句子怎么讀呢?老牛回答時,說的很平靜,因為他認為河水很淺,F(xiàn)在請女同學扮小馬,男同學扮老牛,讀讀他們的對話。
、芩墒罂刹煌,忙攔住大叫,因為是大叫,后面是用了什么標點?感嘆號表示語氣加重。誰能扮小松鼠(指名試讀)。
指導朗讀:“小馬!”一聲叫住,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些,是連著說的,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些。(再讀)
、荨靶●R吃驚地問”,如果沒“吃驚地”,那是一般地發(fā)問,F(xiàn)在是“吃驚地問”,嚇了一跳,表示出小馬的害怕、緊張。(示范)
、蘩吓:退墒髮铀挠∠笸耆煌,你能分別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嗎?(深、淺)
⑦小馬聽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怎么辦?課文中哪兩個詞說明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不動腦筋?(立刻、連忙)
、嗑毩暲首x三、四兩節(jié)。四個人一組分角色朗讀。
、岜容^:如果省掉這些表現(xiàn)他們對話時的動作、神情的詞語,變成“小馬說……老馬說……松鼠說……”你們覺得怎么樣?
、庵更c“說”“問”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兒,所以前面都是用“地”。
(雖是指導朗讀,卻把課文中的主要的知識點突出,而且通過對這些詞語、標點的理解來指導朗讀,這就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訓練以及思維的訓練結合在一起了。)
4、練習。
填充:
我高聲()喊小林飛快()跑
他輕輕()問我認真()寫字
小紅高興()說妹妹大聲()唱著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觀察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
△教師微笑著說:“小朋友說!”讓學生加以描述。
△指名一同學蹦跳著進教室,連聲喊:我們班上得了紅旗了。然后要把學生把這一情境加以描述。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生字。
二、學習第三段。
1、小馬怎么過了河?(自學課文)
2、老馬怎么說的'?(反復朗讀老馬的說)
出示媽媽的話:
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3、現(xiàn)在請你為小馬動動腦筋,他當時怎么想就對了?
同一條河,老牛說“深”,松鼠說“淺”,你們說哪個說得對?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剪貼片(見右圖)并要求學生按“因為老(借助直觀形象引導學生進入推理情境。)
4、小馬聽了老馬的話,認真地試了試,試的結果怎么樣?為什么?
出示小馬的剪貼片,要求學生按“因為小馬既不像……也不像……所以……”的句式回答。)
三、總結課文,通過說話訓練,結出寓意。
1、現(xiàn)在你們看這篇課文中哪句話最重要。
2、齊讀老馬的話。
3、老馬是說:“不……不……是不行的”。如果改成“要……要……”這樣正面的說法,該怎么講呢?
(做事情要動腦筋,要去試試才行?)
4、這告訴我們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更要實地去試試。
四、再現(xiàn)課文情境,分角色復述課文。
1、各自準備。
2、指名分角色復述。分別戴上小馬、老馬、老牛、松鼠的頭飾表演。
五、結合寓意,增教一首古詩。
宋朝大詩人陸游寫了一首詩,說明實踐的重要。
出示古詩的板書: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等多種形式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從讀中掌握讀書方法,從而提高
學生的閱讀能力。
2.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讀感悟之后,知道雞媽媽新房子前后的變化,了解變化的原因,懂得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不好,輕信他人的話也容易上當。這個道理。并聯(lián)系實際,指導行為。
3.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讀書方法的掌握、運用。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語言實踐。
同學們,雞媽媽有許多孩子,為了不讓孩子風餐露宿,她建造了一座新房子,F(xiàn)在我們就參觀參觀。
。ǔ鍪菊n文插圖)
參觀雞媽媽的新房子,給你的感覺是——(漂亮、牢固)
這房子這么漂亮,該怎么讀?
這房子這么牢固,該怎么讀?
同一個課題不同的情況,讀法就不同,這就是我們語文的`魅力所在。
雞媽媽的房子有兩個特點:漂亮牢固
誰把雞媽媽的房子這兩個特點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
雞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辨別句子
、匐u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牢固又漂亮。
、陔u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美麗。
、僭~語可以前后調換;
、凇凹取帧边@個句式中前后兩個詞既要相關,又不能同義重復。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造句嗎?
我們一起再來欣賞雞媽媽的新房子。學生讀課文第一節(jié)。
我們知道房子講究的不僅僅是漂亮、牢固,還要什么呢?(舒適)
對于雞媽媽的房子哪些人提出改進的建議?不妨我們走進課文。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
1.要求把句子讀通讀順,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請教同桌、老師。
2.課文中哪些人給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改進建議,請用()標出。
3.交流學習成果:
。1)要注意“上當”的“當”的讀音。
。2)板書:鵝大哥狐貍
剛才同學們自學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讀通讀順了課文,并知道了鵝大哥與狐貍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議很了不起。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鵝大哥與狐貍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議,它們的建議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處?再次走進文本。
默讀,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交流:
板書:
鵝大哥開窗通風為他人
狐貍開窗做壞事為自己
自己想一想,鵝大哥與狐貍的話怎么讀?然后練一練。讀給同桌聽。
指導朗讀。
面對鵝大哥與狐貍的建議雞媽媽嘗到了酸甜苦辣,她究竟哪些甜,哪些苦呢?
交流:
板書:
治好了孩子的病
失去了孩子
從這兩件事中,你想雞媽媽今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她會怎么對待?(好人的話要聽,壞人的話不能聽。要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但不能什么意見都當真;按好意見辦可以把事情辦好,照壞點子辦則會把事辦壞!
你從中明白了什么?(好聽的話固然人人愛聽,但光別人的,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去分析思考,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學生再次感悟課文。
四、鏈接課外,深化閱讀
回憶語文園地四的文章《騎驢》,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2
【教材分析】
《一分鐘》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中的一篇課文。
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
多睡一分鐘,只不過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jié)課。
讀完《一分鐘》,要讓學生想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一分鐘》,留給我們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真正理解一分鐘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時間。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叫做(一分鐘)!扮姟笔潜菊n要學的生字,誰會讀?(你的翹舌音讀得很準);齊讀。你有好方法記住它嗎?(加一加、換一換、比一比)組詞。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節(jié)課有(40)分鐘,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卻是(一分鐘),和40分鐘相比感覺時間很短。課文中的元元也認為一分鐘很短,沒什么了不起的?删褪且驗檫@一分鐘,卻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課文圍繞一分鐘講了一件什么事?
2、師:小朋友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相信讀完課文后會有更深的理解。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的生字多讀幾遍。)
3、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這篇課文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了,誰知道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六個)下面老師就請六位小朋友合作朗讀,其他的小朋友要仔細聽。(師隨機糾正學生的錯誤)
三、學習生字
1、小朋友們課文讀得很流利,說明大家課前做了充分的預習,F(xiàn)在請小朋友讀一讀P31和P32紅蘋果和綠樹葉中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請看大屏幕,老師把這些生字組成了詞語,自己讀一讀吧。
3、指名逐行讀詞。
4、誰能說說這些詞語中哪些生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零:⑴后鼻音;本音讀“l(fā)íng”,組詞;在本課中讀“l(fā)īng”,丁零零是鬧鐘的聲音,誰能模仿鬧鐘的聲音?(你的聲音真清脆)
、瞥唆[鐘的聲音是丁零零的,還有什么聲音是丁零零的?(門鈴、自行車鈴、上課鈴等)課文中說“丁零零,鬧鐘響了!闭埬惴抡者@個句式說一說:“丁零零,
響了!
哈欠:⑴“欠”本音讀第四聲,齊讀、組詞,和“哈”組成詞語時就變成了輕聲。齊讀
⑵你平時怎么打哈欠的?嘴巴張的大大的,所以“哈”是口字旁。組詞。
遲:⑴翹舌音;
、七@個字怎么記?
、谴蠹易屑氂^察,“尺”的'最后一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捺變成了點)對,所以小朋友在寫這個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嘆:⑴難讀的字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那“嘆”這個字誰會記?
⑵誰能做個嘆氣的動作?
、悄阍谑裁辞闆r下會嘆氣?(失望、心情不好、后悔等)
、日n文中的元元也嘆氣了,讓我們一起找找元元一共嘆了幾次氣?(兩次)
⑸他第一次嘆氣在課文的什么地方?(第二自然段)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想一想元元為什么會嘆氣?(他過馬路的時候,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此時心情怎樣?(著急、后悔)齊讀元元第一次嘆氣時說的話。
、誓窃诙螄@氣又在課文的什么地方呢?看看哪位小朋友找得既快又準。(第三自然段)老師讀第三自然段,小朋友們想一想元元這次又是因為什么嘆氣?(因為他等了好一會才過十字路口,眼看就跑到車站了,可公共汽車卻開跑了。)他此時心情怎樣?(更加著急、更加后悔)齊讀元元第二次嘆氣時說的話。
決:⑴元元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所以他決定(走到學校去)。誰能記住“決”?
、颇隳苡谩皼Q定”說句話嗎?
悔:⑴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走到學校的時候,已經(jīng)上課20分鐘了,所以他是(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元元非常后悔。⑵ “悔”的偏旁是豎心旁,是從心里感到后悔,覺得自己做錯了,說明他的意思和心情有關。
、窃谌粘I钪,你有沒有做過后悔的事情?(是啊,很多事做錯了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所以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時候要考慮清楚,三思而后行。)
鬧:下面老師給小朋友猜個字謎,猜猜看是我們今天學的哪個字?
“大門里面是市場!毙∨笥褌兎磻婵欤悄隳芙o“鬧”組個詞嗎?
4、小朋友們生字學的真不錯,下面老師把拼音去掉,看看大家是否還能讀準。
5、讀老師推薦的詞語
、艓煟簳系脑~小朋友已經(jīng)會讀了,老師也組了一些詞語,自己先試著讀讀。
、聘鞣N形式朗讀。
、莻別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會的學生解答。(師相機進行解釋)
⑷齊讀詞語。
四、指導寫字
1、齊讀要求會寫的八個字。
2、“欠”和“元”這兩個字比較簡單,老師相信小朋友能寫好,其它六個字中左右結構的字有哪些?(鐘、嘆、哈)
鐘:左右兩部分大小差不多。
嘆和哈: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左邊的口字旁要寫的小一些,第三筆橫正好寫在橫中線上。
3、還有三個字是什么結構?(半包圍結構)這三個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師指導學生提出的字)
4、下面請小朋友翻開一號本,拿出鉛筆,頭正,身直,腳放平,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在本子上練寫這個字。(老師巡視,相機指導)
師:好,請大家把筆放下,坐起來,告訴老師,你寫了幾個字?那誰寫得最漂亮。坷蠋熣垉晌恍∨笥焉蟻碚故舅麑懙淖。(師進行評價)
小結:小朋友們,剛才你們抓緊了一分鐘的時間寫了這么多字,而且有的小朋友還寫的特別漂亮。由此可見這一分鐘多么重要啊!如果大家每天都能像這樣抓緊每一分鐘練習寫字,相信以后一定會成為一位大書法家。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3
教學內容:《帶木字旁的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學習帶木字旁的字,重點認識其中9個,正確書寫5個。2、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間的關系,練習成批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圖片進行觀察,通過小組合作和在游戲中識字等方式進行識記,掌握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學習生字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初步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的關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形與字義的關系,感悟出漢字的表意特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蓚新朋友,他們是丁丁和冬冬?靵砗退麄兇蚵曊泻舭。
丁丁冬冬今天來是和我們大家一起來識字的,(出示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激趣導學,愉快識字
1、他們給大家?guī)砹艘晃慌笥?出示大樹圖片),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出示課件,認識“樹枝”和“樹根”,齊讀,觀察“枝”“根”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有木字旁)對,樹枝和樹根都是樹木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木字旁。
2、出示樹木圖片,師:大家知道古時候的人用什么字來表示大樹嗎?演示“木”的演變。接著認識二木成“林”,三木成“森”。森表示什么?(樹木很多)
3、(出示森林圖片)森林里的樹木真多啊,數(shù)也數(shù)不清。丁丁冬冬一起來到了大森林里。我們快去和他們一起認認森林里都有哪些樹?
課件出示各種樹的圖片,認識“杏樹、楓樹、柏樹、松樹、桃樹、李樹、楊樹、李樹、梧桐樹”
(1)師指導識記“杏、楊柳、松、楓” ,總結識字方法并板書
(2)學生小組合作識記“梧桐、柏、桃、李”,匯報時學生當小老師教其他同學識記
(3)大家看,這個“李”字好有意思啊,十八子。指導書寫“李”
4、丁丁冬冬和大家一起認識了這么多樹,正高興了。這時他們來到了一個桃園,哇,好多的'桃子啊!孩子們,你們想吃桃子嗎?(想)那我們趕快去摘吧!觀察一下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有木)對,這些樹都是樹木的名稱,所以都含有木。
(游戲:摘桃子。讀準桃子上的字就可以摘下桃子)
5、好吃的桃子摘完了,如果把剛才的生字放到詩句中,你們還認識嗎?出示詩句,學生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注意指導讀出節(jié)奏和感情
6、丁丁說:“森林里的樹對我們人類的貢獻真大啊!它們有的結果子給我們吃,還有的去哪兒了?(出示木材圖,一起認讀)冬冬說:“是啊,木材可以做成木棍、木板、木條”
(1)依次出示這些圖片并認讀
(2)丁丁冬冬說的這幾個字你們認識了嗎?用上剛才的方法,仔細觀察一下,你怎么記住它們。然后指名說。(學生說一個,教師就在黑板上貼上這幾個字的字卡,一邊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獎勵)
(3)舉“材”字卡片,大家看,材里面也有個木字,觀察一下有什么變化?
放到田字格中看看,寫時還要注意什么?指導書寫“材”
7、你們知道木材還可以做成什么嗎?
(1)學生邊說,教師就將預設的含木的字卡貼在黑板上
(2)舉“床”字卡片。“床”是什么結構?觀察在田字格中,寫時注意什么?一起來寫寫
(3)大家觀察一下所貼的字,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都是用木頭做的東西,所以都有木)
8、認識了這些字,丁丁冬冬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摸字游戲。教師一邊說:“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材’字寶寶跑回來”(學生上臺摸貼在黑板上的字卡,大聲讀出來,其余學生跟讀三遍,然后下來,教師繼續(xù))
9、好玩的游戲結束了,丁丁冬冬準備把今天學的幾個字寫下來,還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誰寫得好。同學們,你們愿意接受這個挑戰(zhàn)嗎?(愿意)我們就來寫這幾個字,出示“材、床、李”先學生練寫,教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再展示評價,學生寫字時,用相機拍下學生的坐姿和作業(yè),然后進行評比,
三、課堂小結
大家真棒,丁丁冬冬非常佩服大家,不得不承認大家是今天的識字明星。表揚我們自己!丁丁冬冬說“玩了一天了,一起去休息吧”演示人木休,現(xiàn)在我們下課休息,下課!
【教學總結】
一、思得【成功之處】
1. 這節(jié)課,我利用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識字環(huán)節(jié),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 ,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本課知識。
2. 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孩子利用課外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本節(jié)課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guī)咀峙缘淖衷~,既對本課教學內容做了復習、鞏固,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一堂課下來,他們認識了很多字,積累了不少詞。
3. 課堂中,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與教學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為其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也為整堂課增添了趣味性,避免了識字教學易出現(xiàn)的枯燥、乏味。
4.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要尊重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本節(jié)課,不管是識字部分還是寫字環(huán)節(jié),我都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得出答案。摒棄了老師一味教,學生盲目學的教學模式。
二、思效【效果達成】
“丁丁冬冬學識字”,是一個開放性單元。它重點在學習和掌握某些具有典型意義偏旁的漢字,從而感知漢字表意的特點。這節(jié)課,通過豐富多樣地識字、有趣自主地拓展,以及扎實有效地寫字,使得教學計劃順利實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在幫助學生理解木字旁所表示的意思時,我設計一步一步分層去處理,突破了教學難點,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漢字的演變過程,感知了漢字表意的特點,還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漢字的熱情。
三、思失【不足之處】
1. 設計識字環(huán)節(jié)時,忽略了形近字的教學。應當利用形近字,幫助學生了解漢字偏旁具有表意的特點。
2. 寫字教學,對生字重點筆畫的示范和強調,以及對學生書寫情況的評價做得不夠扎實。
四、思改【再教措施】
如果讓我重新教學本節(jié)課,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改進與突破:
1. 識字環(huán)節(jié)中穿插形近字“村—材”、“財—材”的對比學習。
2.寫字教學部分,會注意對每個生字的重點筆畫進行示范和講解。在學生看完老師范寫之后,讓他們先在語文書中描一描,最后再在生字本上書寫。如果發(fā)現(xiàn)哪位學生某個筆畫或者字書寫不夠規(guī)范、漂亮,應在指導后讓學生繼續(xù)練習,然后進行展示,不斷幫助學生進步。
3. 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從古詩中找?guī)咀峙缘淖诌@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會加入讓學生組詞和說說結構這個步驟。這樣能夠更好地對本課內容進行鞏固和復習。
4. 日后會重視和加大對學生寫字習慣的糾正和培養(yǎng)。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教學反思。這一次的師徒共建自主高效課堂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留下了很深的感觸。首先衷心感謝學校為我們青年教師提供這樣的學習平臺。其次感謝寧老師在備課、試課、磨課的過程中對我的悉心指導,無私傳授,熱心幫帶,使我學到了很多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有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本次活動,也讓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真誠希望得到各位評委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不斷努力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完善自己的教學。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4
【說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
【說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范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jù)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⑴ 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⑵ 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⑶ 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fā)揮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jīng)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導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于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了大意
三、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么?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tǒng),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
2、從圖入文。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范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赐旰笞寣W生自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三、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jù)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后腿。
然后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于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為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我借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啟發(fā),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時,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為什么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lián)系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 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 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四、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⑴ 通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 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說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學時采取自己想、同座說、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為什么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種形式朗讀。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fā)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著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五、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為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 數(shù)量 樣子 干什么
、 ( )有( ),大象( )( )
⑵ ( )( )( )( )
此題設計體現(xiàn)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jié)課我充分發(fā)揮教材的示范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三句句子。
2.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要尊重別人的道理。
3.發(fā)揮想象,仿照課文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媒體引人:看萬獸—獅子在森林中召開大會,聽聽他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宣布。
2.出示句子。
“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
(1)學習生字“宣、飛”(2)男女分讀。
3.那么到底誰能成為新首領呢?
揭示課題:28.“從現(xiàn)在開始……”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理解句意,指導朗讀。
1.自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分小節(jié)。
2.開火車讀想:“從現(xiàn)在開始萬在文章中除了獅子說過外,還說了幾次,分別是哪些動物說的?
3.三個動物說的內容不一樣請同學自由組合,根據(jù)自學建議合作學習。
一
(1).讀一讀第二節(jié)。
(2).學一學生字:刻、議、熬
(3).劃一劃貓頭鷹說的話。
二
(1).讀一讀第三節(jié)。
(2).學一學生字:擔,
(3).劃一劃袋鼠說的氮
三
(1).讀一讀第四節(jié)。
(2)..學一學生字:蕩、習、慣
(3).劃一劃猴子說的話。
4.交流。 (1)生字議(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5.聽了這些話,小動物們有什么反應?
(I)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完成練習(書后練習) (2)理解“議論紛紛、直搖頭、歡呼飛”
6.如果你是獅子,你會選誰當新首領呢?
7.學習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
8.齊讀全文想:獅子為什么會選小猴子,而不選袋鼠和貓頭鷹呢?小組討論
得出結論:要懂得尊重別人、要能為他人著想、做任何事不要從自己考慮,要想想別人感受……
三、練習說話。
如果輪到別的小動物當萬獸的話,他們會怎么說呢?請你試著去想一想。
四、小結。
小朋友和獅子的眼光真好,選了小猴子做萬獸,你們除了要當伯樂,還要做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18
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1-24
語文課題教案設計05-28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7-05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28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11-06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28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