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鏡子讀書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jié)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鏡子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鏡子讀書心得1
國內(nèi)知名實戰(zhàn)派心理咨詢專家張久祥在《鏡子》走進石家莊第二中學活動中表示,“這是我看到央視拍的、與心理有關(guān)的節(jié)目當中最接地氣的,直入父母、還有成長中的青春期孩子心靈深處的穴位點,接觸得最近的!币韵率俏覀人對于《鏡子》的一些心得: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長?墒侵苣┑膬商欤⒆釉诩胰菀资艿郊议L的溺愛,沒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yǎng)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fā)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你說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wǎng)玩游戲,可在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放大音量的電視節(jié)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著各種游戲,孩子的心里會怎么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yè),或者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yè)時父母也沒有清閑,這樣孩子的心里會有一種平衡感,也愿意寫作業(yè)了。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于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孩子想什么、關(guān)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guān)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松。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guān)注他的談話內(nèi)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鏡子讀書心得2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分享了觀看《鏡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實,因為這種跟蹤拍攝中間沒有太多的造作……我覺得這部片子值得中國的家長們看一看,因為對于孩子教育的啟示還是蠻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以下是我對于《鏡子》的一些心得:
一、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長,最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首先是和諧安寧的家庭氛圍給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要讓孩子全面發(fā)展,和諧家庭至關(guān)重要,建立溫馨的家庭。才能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學習,在家中,不但要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盡可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愛心。再次,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和游戲。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游戲?qū)⒆觼碚f必不可少,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在學習和游戲中充分找到樂趣。讓孩子覺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成長空間。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于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xiàn)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平時與孩子相處時總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時甚至無理取鬧。但父母應該給孩子辯白表達的機會,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說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過錯,進而主動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付諸的行動往往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jié)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于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后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會造成什么后果,以后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于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yǎng)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游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guān)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鏡子讀書心得3
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9點鐘,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也紛紛落座,他們將在這里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鏡子》是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天網(wǎng)》欄目經(jīng)過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和制作才最終完成。該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xiàn)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guān)系、親密關(guān)系等情感問題,這是中國首部深刻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為了讓社會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紀錄電影《鏡子》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于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nèi)心,與他們是多么相似”,“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隨著禮堂燈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創(chuàng)新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大附中聯(lián)合總校校長劉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觀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動,跟我有共鳴。我也很感謝中央電視臺,能夠在這個時候適時推出這個片子。”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劉彭芝校長的強烈共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片中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思考與劉彭芝近年來的倡議不謀而合。20xx年6月9日,劉彭芝校長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過一篇署名x《家庭教育,從教育家長開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觀影后,劉彭芝再次強調(diào),“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長,不要光說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一個“問題”的孩子就有一個“問題”的家庭。而且我們家長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獨生子女家長,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他有資格生孩子,但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痹凇缎睦碓L談》著名主持人沙瑪阿果的主持下,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jiān)童寧,社會與法頻道《天網(wǎng)》欄目制片人、《鏡子》總導演盧釗凱,《鏡子》導演范永東與在座的師生和家長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問:“我對片子中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人生不止只有學習這一條路’,但是我又在想,我們真的能選擇其他路嗎?”
一位家長對于當下孩子們能夠選擇的路徑較為樂觀:“我覺得社會越開放,選擇機會越來越多。不像我們成長階段,選擇很少。”
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jiān)童寧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階段的感悟:“合理地把興趣愛好放在不同階段,這是學習最好的`時期!眲⑴碇バiL把選擇和獲得自由的基礎(chǔ)聯(lián)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書,那么念的書比較多、知識比較廣,將來進入社會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一個人興趣會不斷提升、不斷變化,所以你會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為了我們社會、我們國家做更好的貢獻,你的人生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痹趫龅膸熒y抑觀影后的激動心情,就影片內(nèi)容積極提問求解。在問答中,主創(chuàng)團隊還就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鏡子》導演范永東透露了獲取片中家庭支持的關(guān)鍵:“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沖突,但是我們團隊每一個人在抱著真誠幫助這些家庭的信念上,獲得了家長的信任!
鏡子讀書心得4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召開之際,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盧釗凱、范永東執(zhí)導的紀錄電影《鏡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紀錄片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huán)節(jié),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此前,《鏡子》的主創(chuàng)團隊還參加了一系列進校園活動,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瞬間引發(fā)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guān)于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后,卻融入了我們創(chuàng)作者對于人性的理解、對于愛和欲望的思考。我們從哪里來?我們今天在什么地方?將來要去哪里?這些問題的思考結(jié)果,全部貫穿于電影始終!北R釗凱說,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剁R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真實呈現(xiàn)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guān)系、親密關(guān)系等情感問題。
《鏡子》的另一位導演范永東表示:“我們想要呈現(xiàn)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guān)乎人的精神構(gòu)建的問題。我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隨著持續(xù)的深入探討,我希望這個線索將成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完善法制建設(shè)的一把鑰匙!
鏡子讀書心得5
最近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央視CCTV-12頻道《天網(wǎng)》欄目上映,該紀錄片分三集講述了各種“問題”孩子被強制帶入訓練營的事情,讓人感受頗多。筆者并非心理專家、也非教育相關(guān)職業(yè),所以x僅僅是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是一部什么樣的紀錄片,以下內(nèi)容為業(yè)余觀點。
女兒今年6周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一、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xiàn)偏激行為現(xiàn)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周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guī)的教育系統(tǒng),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chǔ),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她一些優(yōu)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并付諸于實際行動,讓她知道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助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知道應該助人為樂;在和小伙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閑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游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馬上把她扶起來!薄瓨反瞬黄。
三、讓孩子“自己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guān)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后,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zhì)和各種能力。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夠干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輕松。
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jīng)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nèi)鱿碌氖敲利、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松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
鏡子讀書心得6
看過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長一語驚人: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
《鏡子》的主創(chuàng)團隊分別于4月1日、5日和11日開啟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范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活動,在此期間,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引發(fā)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還有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他們將在這里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覺醒,一場盛大的成人禮
4月11日下午4點,在鋼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九百名高三年級的學生和九百名學生家長坐滿了主樓前的噴泉廣場。高三學子將在這里與父母互換家書,宣讀成人誓詞,這是屬于他們的成人禮。在父母為孩子們帶上領(lǐng)花和領(lǐng)帶的時候,他們給彼此一個深情的擁抱,這是一個家庭最溫馨的時刻。而就在兩個小時前,中國首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剛在廣場邊的報告廳播映完畢,國內(nèi)知名實戰(zhàn)派心理咨詢專家張久祥的一句話仍然余音繞梁。
鏡子讀書心得7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卻會造成傷害,這究竟是為什么?“問題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紀錄單元入圍影片《鏡子》昨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了首映典禮暨交流會。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該片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經(jīng)過《天網(wǎng)》欄目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與制作完成。
《鏡子》講述了三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現(xiàn)的幾個孩子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wǎng)癮的.,所展現(xiàn)出的“問題”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比如有的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兒子身上,一切以學習為目標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和反抗隱患;有的家庭母親的忍讓妥協(xié)、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產(chǎn)生了只有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才能得到關(guān)注的錯誤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剁R子》總導演盧釗凱介紹,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xiàn)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guān)系、親密關(guān)系等情感問題。
“每一個人都是孩子”。與盧釗凱一同合作執(zhí)導該片的導演范永東說,這部片子的故事是講述關(guān)于家庭情感教育這個話題,但實際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對于人性的理解、對于愛和欲望的思考。他和盧釗凱力圖通過影片找到一條線索,一個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
【鏡子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有趣的鏡子中班01-16
有趣的鏡子教案03-18
《神奇的鏡子》教案03-31
《鏡子里的小姑娘》讀后感11-22
鏡子中的數(shù)學教學反思03-06
照鏡子教學反思03-29
小班教案《鏡子里的我》12-31
大班音樂照鏡子教案09-22
中班科學教案鏡子反思12-16